从大力神到埃及王子: 动画片的电影语言 .......................................................................................... 1 《埃及王子》:研读动画特性的启示录.................................................................................................. 3 东西方电影文化比较:迪斯尼与吉卜力.............................................................................................. 1 0 从大力神到埃及王子: 动画片的电影语言 Ⅰ. 重读“假定性” 研究动画片的电影语言,是对动画艺术的美的含义的深层次读解,也是对动画艺术表现潜力的重新发掘。正如李泽厚先生所说的,美的历程是指向未来的。然而对于动画片电影语言的全方位分析却似乎因其背负了太多的“历史”而显得寸步难行。首先,动画片的本性和根本特性是研究其语言的立足点。然而多年以来,我们一直对动画片的所谓“高度假定性”的根本特性有明显的误读。其次,现有的电影语言构成体系是依附于故事片而存在的,如果完全使用这样的电影语言构成,则无异于女权主义电影批评进入双性同体美学的误区。再次,如果使用结构主义符号学作为方法论,从影像出发研究动画片的电影语言,则面临着商业片(好莱坞和日本)和艺术片(加拿大、欧洲等)之分,不同的读解对象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结论,因为在动画片领域里,商业片和艺术片的差异似乎更大一些,甚至有些水火不相融。最后,即使我们选择好莱坞动画大片作为读解对象,试图建构商业动画片独特的电影语言体系的尝试仍是迷雾重重,——迪士尼和梦工厂的动画大片在诸如人物造型个性化、景深关系、细节真实、色彩质感、三维场景运用等方面至少到目前为止大相径庭,究竟谁更能体现当代动画品格和当代动画的发展方向,恐怕也不易盖棺论定。 尽管如此,由于动画片电影语言的系统构成乃是动画理论甚至动画史论的核心和基础,所以笔者仍然尝试在这里作一初步论述。笔者关注的乃是由于动画片观影机制以及观众期待视域的迥异、动画制作工艺流程的便利等造成的常规故事片中电影语言诸构成元素在动画片中功能的扩展、延伸或改写,绝迹的、僵死的、从未使用过的手法的复活和新生以及原有综合元素(音乐和舞蹈)的位置的前移。而笔者的读解对象也不是纷繁复杂的文本群,而仅是一部梦工厂的代表作《埃及王子》和一部迪士尼的代表作《大力神》,也因而只涉及商业动画片的电影语言分析。两者之中,又以《埃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