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试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育目标与课程体系设置试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育目标与课程体系设置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讨论探讨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的专业方向及课程体系建设的问题。在分析国内新能源电力产业进展形势的基础上,比较国内部分高校开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结合学校自身的特色与资源优势,得出结论:本专业在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育的基础上,必须以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作为就业主战场,以学科为基础设置大类专业,以产业为支撑开设专业方向,分别面对风电机组设计与制造、风电场工程、太阳能发电工程三个主要领域,设置各具特色的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新能源科学与工程;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人才需求;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XX)26-0046-02 新能源属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国民经济进展的基础性产业。面对环境污染与能源危机的双重压力,全球都在加快推动新能源产业进展。规模化开发与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为代表的新能源,实现我国传统化石能源过渡为清洁、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是必定之举。中国将大力推动新能源产业的进展,在加大水电、核电、太阳能和风能设施建设的同时,计划在 20XX 年前使新能源消费比例达到 15%。特别是近年来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作为新能源电力的两支主力军迅猛进展,出现并驾齐驱的局面,新能源电力产业的蓬勃进展对新能源专业人才提出迫切需求。在这种形势下,怎样培育适应新能源产业需求的人才,既有巨大的机遇,也有很大的挑战性。 为适应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要,自 20XX 年以来我国相继有华北电力大学、河海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开办风能与动力工程本科专业;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0XX 年教育部紧急下达《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申报和审批工作的通知》,自 20XX 年开始,我国部分高等院校设置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等新能源产业相关的本科专业。但怎么样才能更好地为国家进展新能源产业起到人才培育的支撑作用,培育什么样的新能源产业人才以及如何培育,怎么样结合学校自身的特色与资源优势开设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是当前面临的主要课题。 一、我国新能源电力产业的进展形势 自 20XX 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呈高速增长趋势。20XX 年,我国(不包括台湾地区)新增风电装机 1893 万千瓦,累计风电装机容量 4473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