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题目:关于农民对现代农村经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姓名学号:所在院系:指导老师:提交日期: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报告目录摘要………………………………………………………………………………………………2关键词……………………………………………………………………………………………2一、调查背景与问题的提出……………………………………………………………………2二、核心概念与主要变量………………………………………………………………………3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3㈡经济生活…………………………………………………………………………………3⒈收入…………………………………………………………………………………3⒉消费…………………………………………………………………………………3⒊居住条件……………………………………………………………………………3⒋优惠政策……………………………………………………………………………4㈢满意度……………………………………………………………………………………4三、调查方法与数据来源………………………………………………………………………4四、调查结果与发现……………………………………………………………………………4㈠农民收入情况及其对收入满意度的关系………………………………………………4㈡农民消费情况及对于消费的满意度……………………………………………………6㈢居住条件与满意度………………………………………………………………………7㈣优惠政策的影响程度……………………………………………………………………8㈤农民认为的影响他们经济生活满意度的因素…………………………………………10㈥农民的期望………………………………………………………………………………10五、结论与政策建议……………………………………………………………………………10㈠结论………………………………………………………………………………………10㈡政策建议…………………………………………………………………………………11参考文献…………………………………………………………………………………………12附录:问卷………………………………………………………………………………………131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报告关于农民对现代农村经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XXXXXXXXXX摘要:我国正在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且近几年来这一方面也备受关注。我们就通过调查现在农民对其经济生活的满意度来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程度与存在问题,进而提出一些建议。农民收入、消费、居住条件、优惠政策等是影响经济生活满意度的因素,也是可以反映满意度的几个方面。我们通过调查这几个方面后分析数据得出农民经济生活比起以前是有一定的改善但对经济生活的满意度不高,对经济生活有更高的期望。因此就从某个方面看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一定的成效但是还没达到预期效果,所以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关键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现代农村经济生活满意度一、调查背景与问题的提出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即我国现代农村的具体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六年来,国家在农村推行多种优惠政策,如农村税费优惠政策,建设融资渠道,推进新农村的建设,科学规划保证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中央部署,切实加强“三农”工作。从整体上看,现代农村的建设已取得了许多喜人成果,比如,粮食连续两年较大幅度增产,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税费改革取得重大成果,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等。但是,作为现代农村的主人——农民,是如何看待农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