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阮籍诗歌张力的语言学分析

阮籍诗歌张力的语言学分析_第1页
1/5
阮籍诗歌张力的语言学分析_第2页
2/5
阮籍诗歌张力的语言学分析_第3页
3/5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阮籍诗歌张力的语言学分析阮籍诗歌张力的语言学分析 内容摘要:阮籍的五言《咏怀诗》,含蓄蕴藉,音逸调远,往往几十个字的一首小诗,千百年来,学者诗人,解说纷纭,各持己见,具有明显的张力。文章力图通过语义、语法、修辞、命题等这些语言学最基本的因素,来探讨阮籍的诗歌的这一特点。 关键词:阮籍 诗歌张力 语言学 阮籍的五言诗寓意深远,含蓄委婉,历来难解,乃至一诗多解,极富张力 。奥妙何在呢? 一.语义方面 作为语言单位的词语,除了具有理性意义,即概念意义外,往往还具联想意义,即语言的使用者或接受者对所指对象本质属性以外的其它属性的主观联想意义,恰当地选择和运用词语的联想意义,往往能提高表达效果,增加作品的魅力和张力。阮籍《咏怀诗》的多解与难解,往往与其诗中所用的词语具有联想意义有关。如其一:“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难过。” 本诗历来就有写实和刺时两说。认为其为实境描写的,理解的当是词的理性意义,而认为其刺时的,理解的当是词的理性意义,而认为其刺时的,理解则是语言的联想意义,如吕延济以为:“夜中,喻昏乱。”[1]由夜的黑联想到社会政治的黑,即昏乱也。故对整首诗的解释也由写实变成了寄予。如刘履以为:“此嗣宗忧世道昏乱,无以自适,故托言夜中之时起坐而弹琴也。”[2]《咏怀诗》中,还常常因其使用一些泛指的词语,而造成诗意的联想与多解。如其十八中的“君子”,十九中的“佳人”,二十三中的“仙者”,三十九中的“壮士”,六十七中的“洪生”等,因其均为泛指,致使古来解者不得不借助逻辑推理或凭其想象,而阐发出种种解释,并且因为对这些关键词解释的不同,而对整首诗意义的解释大相径庭,现举其二十三为例: “东南有射山,汾水出其阳。六龙服气舆,云盖切天纲。仙者四五人,逍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遥宴兰房。寝息一纯和,呼吸成露霜。沭浴丹渊中,照耀日月光。岂安通灵台,游瀁去高翔。” 对于此诗,方东树以为:“托言仙人不游人间,以比己不甘俗流。”[3]张畸以为:“以况竹林诸贤也。”[4]而蒋师沦认为:“仙者四五人,谓司马氏及其用事之人。”[5]因为对“仙者”的理解不同,对整首诗基调主旨的理解也不一样。 这种由于措辞造成的联想还有其它情况,如其十六有:“是同鹑火中,日月正相望。”是时,在此代时间,亦存在明显的分歧。如何焯以为:“此诗正指司马氏废齐王事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阮籍诗歌张力的语言学分析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