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防震减灾_防震减灾事业四十周年 XX 省防震减灾事业进展回顾防震减灾_防震减灾事业四十周年 XX 省防震减灾事业进展回顾 引言:汶川地震过去四年了。在时间悄然的流动里,很多事情都如过眼烟云,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然而,汶川,这个曾经再也普通不过的小县城,始终定格在人们的脑海里; 灾难造成近十万同胞的不幸罹难,始终是我们心头无言的伤痛; 在与地震灾害斗争中所产生的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也始终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宝。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人类总是在铭记和总结历史中汲取复兴的力量。汶川地震四周年祭,正值**防震减灾事业四十周年,认仔细真地回顾与总结我们走过的历程,实实在在地汲取一些经验和启示,进一步坚定信心,砥砺奋进,推动防震减灾事业更好更快地进展,应该是对于逝者最好的缅怀与慰藉。 xx 防震减灾事业进展与回顾 **省地震局 xx 防震减灾事业起步于新中国成立后,1954 年,中国科学院在大别山佛子岭水库区建立了第一个地震观测台。1971 年 10 月,在中央地震工作小组和武汉地震队的帮助下,**组建了第一支地震队,是为**省地震局前身。四十年来,我省防震减灾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在探究中前进,在曲折中进展,工作思路不断完善,工作目标不断明晰,逐步建立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全社会共同参加的防震减灾管理和工作机制,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防震减灾法制法规体系,逐步建立一支高科技人才密集、专群结合的地震工作队伍,统筹推动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协调进展,很多工作走在全国先进行列,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一、地震监测预报——我们从未停止探究的脚步。40 年来,特别是“十五”、“十一五”期间,我省加大地震监测设施建设力度,建成了 28 个数字化测震台站,33 个数字化前兆观测项目,13 个强震动观测台,25 个地下水位观测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站,50 个流动重力测点,68 个流动地磁观测点,8 个短水观测场地。形成了一个由 225 个专业地震观测项目和 306 个群测群防信息点组成的综合地震监测系统。具备对全省 1.0 级以上地震监控能力。地震速报时间从半个小时缩短到 5-10 分钟。以地震监测预报讨论为主的科研工作硕果累累。据不完全统计,共出版专著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千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省部级奖励 31 项。并积极参加重大国防基础科研项目及国外、境外科研项目。自 1998年以来,xx 地震监测预报工作连续 12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