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陈彦吉,甘把青春献扶贫陈彦吉,甘把青春献扶贫 李华 从第一次到新单位的挂包帮的马塘镇法克村,与文山市委派驻法克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陈彦吉沟通,我便从他轻言慢语的表达中,感觉到他对法克这片土地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那份深深的情义,在紧接着开展的遍访贫困户工作中,我的这份直觉,从当地群众的口中,得到了验证。 法克村委会有 9 个自然村,692 户 3406 人,其中,有建档立卡户 131 户,贫困人口 589 人。陈彦吉是昆明市寻甸县人,20XX 年 5 月被云南文山铝业有限公司派出投入到文山市脱贫攻坚工作的时候,他只有 25 岁,担任公司的团总支书记。连续三年驻村,因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岗位的责任使然,因出身农村的黄土之情,因对如父母兄弟般的贫困群众怀着的悲悯之心,使他与法克村以及这里的汉、壮、苗、彝等各族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当脱贫攻坚战场上又一轮战士“换房”之际,有许多人向组织提供各种各样的佐证材料,证明自己不适宜驻村,而他却默默地、又一次选择留下来。“不脱贫,不离岗。”这句诺言,在他郑重的选择中得以兑现。 从进驻法克村的那一刻起,陈彦吉心里就明白,要想获得群众对工作的支持,就必须获得群众的信任。于是,他在走访中,注重着眼细处,了解各家各户的实际困难,并力所能及地帮助群众解决困难。 “你一定要信任我。你说的这件事我会去调查,无论是怎样的结果,我都会给你回复,让你明明白白。” “你反映的困难,我会去努力,但不确保一定能够帮到你。”在走访中,每当有群众向他反映问题和困难的時候,陈彦吉常常这样对群众说,他同时也是这样不折不扣地兑现自己的诺言。 白吾舍村有个档卡户叫戚加喜,家里五口人中有三人残疾:戚加喜与妻子因车祸而残疾,他们家的大女儿天生右臂残疾。了解到这样的家庭情况,陈彦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吉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为了帮助戚加喜缓解家庭困难,陈彦吉可没少操心。实在记不清,为了这一家子陈彦吉跑了多少次白吾舍村。因为路不好走,他新买的爱车磕磕碰碰不知擦了多少回。他找马塘镇政府的领导,在镇领导的引荐下,又跑了马塘镇卫生院,紧接着跑文山市人民医院,还写下戚加喜家的情况发布了“轻松筹”,通过微信发动全镇干部职工和网友捐款,还联系了文山市电视台对戚加喜家的情况进行报道,发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款。通过共同努力,共筹集捐款近 10 万元,帮助戚加喜的女儿菲菲(天生右手骨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