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革命文化的兴起与都市文化的衍变

革命文化的兴起与都市文化的衍变_第1页
1/4
革命文化的兴起与都市文化的衍变_第2页
2/4
革命文化的兴起与都市文化的衍变_第3页
3/4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革命文化的兴起与都市文化的衍变革命文化的兴起与都市文化的衍变 摘 要:1949 年以后,革命文化借助国家力量,以一种风行草偃之势“迅速地从一种局部的、边缘的和地区性的文化变为统领全中国的主流文化”。当革命文化由农村而城市,与都市文化相遇的时候,二者之间的互动与消长,抗拒与变迁,以其复杂多态牵动着当代中国文化的整体变迁。以多元文化为主体的上海都市文化在 1949 年后,也迈入革命文化一枝独秀的时代。尽管如此,作为一种隐性构造,上海都市文化不仅没有消逝,而且使革命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上海的特征。 关键词:革命文化;都市文化;上海 中图分类号:K15;G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XX)10-0146-10 1949 年以后,革命文化①借助国家力量,以一种风行草偃之势“迅速地从一种局部的、边缘的和地区性的文化变为统领全中国的主流文化”。当革命文化由农村而城市,与都市文化相遇的时候,二者之间的互动与消长,抗拒与变迁,以其复杂多态牵动着当代中国文化的整体变迁。就上海都市文化而言,1949 年以后最显著的变化,莫过于多元文化的退隐与革命文化的一枝独秀。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不仅给予上海都市文化旺盛的制造力、想象力和生命力,而且给予上海都市文化开放与包容的襟怀和气度。正是这种襟怀和气度,铸就了上海都市文化特有的历史底蕴和“传奇性魅力”,并构成了上海都市文化最迷人的内在风景。 历史进入 1949 年以后,党主导的文化体制取代了市场主导的文化体制,上海原有的多元文化空间与格局不复存在,上海都市文化由此迈入革命文化一枝独秀的时代。但退隐并不意味着消逝,作为一种文化的隐性构造,先前由江南文化与欧美文化融汇而成的上海都市文化依旧执拗、曲折地存在于上海人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之中,而且使革命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上海的特征。 一、多元文化的摇篮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上海曾经是一个多元文化的摇篮。这里人口多元,制度多元,教育多元,宗教多元,民族多元,语言多元,报刊多元,饮食多元,服饰多元,建筑风格多元,娱乐方式多元,在中国文化版图上,堪称是一个文化特别区域 参见熊月之《异质文化交织下的上海都市生活•引言》,上海辞书出版社20XX 年版,第 1-6 页。。内地人初至上海,大都有如履异国的感觉。晚清的时候,时人对上海的多元并存就已有极深切的感受,且看下面两则杂记: 上海真是一个万花筒。……只要是人,这里无不应有尽有,而且还要进一步,这里有的不仅是各种各色的人,同时还有...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革命文化的兴起与都市文化的衍变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