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高考加分误区考察 高考加分在人们的眼中曾经颇为神圣,似乎只有成绩特别好或在某方面具卓越才华的学生才能获此殊荣。但近年来,随着舆论监督力度的加大,高考加分背后的猫腻逐渐浮出水面。由此,人们才发现,本意为弥补高考制度弊端的高考加分,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堕落为“特权俱乐部”,正在造成更多的不公平。 高考加分何去何从,成为摆在相关部门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丑闻集中爆发下的歧路彷徨 今年高考前夕,有媒体披露航模高考加分成为有权有势人家的特权,某学校今年提出航模高考加分申请的 19 名考生中,13 名是当地各级领导干部的子女,其余 6 名是老师子弟。这一事件,引发了公众对高考加分政策的强烈质疑。 在教育考试院采纳两级公示、省级测试等方法后,该省 2024 年申请高考加分的 4998 名考生中,有 483 人未获得加分资格。其中,两级公示淘汰 144 人,339 人没有通过省级测试环节。重庆也传出高考加分丑闻。当地有 31 名高考考生被查出违规变更民族成分,其中涉及官员子女。在舆论的不断关注下,更改民族成分的考生被取消录用资格,其中包括当地文科高考状元,还有 15 名涉案官员被查处。 今年 4 月份,省组织了一次高水平运动员高考资格认定专项测试,最后的结果令人大跌眼镜。参加测试的有 984 人(另外还有 145 人报名却未到场),经测试不合格人数为 163 人,占参加测试人数的 16.57%。“个别考生的表现看上去根本不像接受过正规训练。”一位参加测试工作的体育老师摇头叹息。 种种现象表明,在被视为公平、公正的高考面前,加分制度已成为一条隐蔽于偏僻处的特权小径。 “高考加分政策的初衷是好的。”省教育厅思政体卫处副处长刘若群向记者解释说,比如体育特长生,他们每天要进行体育训练,肯定会耽误正常的课堂学习。考虑到他们很辛苦,练好后参加大赛还为学校和地方赢得了不少荣誉,因此觉得应该对他们有所补偿。但是,高考利益巨大,现在的加分政策确实已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变成了一些人徇私舞弊的手段,孕育出种种“幕后交易”。 加分衍生“四宗罪” 我国的高考加分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照顾性加分,对象主要是少数民族考生、烈士子女等;另一种是奖励性加分,对象主要是某些方面有特长的考生。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的高考加分政策主要存在四方面问题。 一是区域间的不公平。 目前,教育部有全国性的高考加分指导政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结合各地实际,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