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黛安:80 年代的乡村乌托邦黛安:80 年代的乡村乌托邦 上世纪 80 年代的一个小姑娘,游走于乡村世界的边边角角,她看到了一年四季的景色变迁,以及人性深处的裂变。 黛安,山东肥城人,老师,以写作散文为主。《月光下的萝卜灯》是其第二部散文集。 寒光下冷峻的命运 丈夫宗耀触电身亡后,秋菊一个人拉扯遗腹子海棠。媒人跑断了腿,她始终不同意改嫁,她说,她和宗耀叔没过够。 傻子小草,“活脱脱一个外国美人”,未婚生子,和儿子欢乐地生活。强暴她致其生子的二狗,媳妇“肚子还是隔空布袋”。 春桃姐姐是守寡一辈子的玉宝奶奶捡来的孩子,她爱的人另娶别人,她在婚礼当天投了井。 哑巴水莲嫁给了光棍三兄弟中的老三,生出的五个孩子,一个像老大,一个像老二,两个像她的丈夫老三,最后一个谁也不像。 青梅老师结婚了,对象却不是那个“提亮光光黑皮包、穿亮光光黑皮鞋的人”。 小满姐姐为了躲避给哥哥换亲,和她的男朋友一起跑了。后来哥哥把自己烧死,小满姐姐抱着自己的孩子回来了。 …… 乡村世界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大集合,在散文集《月光下的萝卜灯》中,黛安将一个个凄惨的故事包装到乡村的大环境中,以童年视角,温情地一个包袱一个包袱抖开。 故事更集中在“我”家人以及和几个姐妹中间,有亲姐妹,大姐、二姐、小妹,有村子里一起玩耍的姐妹,小花、英子、紫燕。大姐上了高中,考上了中专。下雨天,几个姐妹一起读书,大姐读《家》,二姐读《聊斋志异》,“我”读画本《西游记》。爹会吹口琴,写得一手好毛笔字,还会跳交谊舞,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这在农村简直是“喜死人”。娘有“特异功能”,村里有发丧的,“那死去的人的魂魄就跟着娘到我们家里来了”。 黛安说,“描写故乡的清贫与寒凉不是我的本意,那只是背景。我的初衷是,找一根线,把那段时间里故乡人与人之间的情意像穿珠子一样串起来。”书分四辑,以一年四季为大概的纲目,分别是上阳春、醉花阴、深院静、白雪词,化用词牌,古韵与野趣紧密结合。五十篇文章,标题大部分为两个字,月光、繁星、春野、杏花……独具乡村生活气息,每个静止的事物背后,则是一个或温暖或冷峻的故事。 五十篇短文,构成了乡村世界的五十个方向。延续着从沈从文、汪曾祺等先辈的道路,黛安将绵密的故事附着在乡村草木上。生命是有极限的,卑微而又生生不息,低劣却不低俗,堪称人生精准的隐喻。你看那些在文章中行走的人,皆为大写之人,爱得轰轰烈烈,死得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