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巴彦淖尔市县域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县域经济是指县域范围内,以城镇为中心、农村为基础、工业园区为模式,由各种经济成分有机构成的一种区域性经济,其对推进经济结构的转型、地区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县域经济发展有其自身内在规律,但政府的促进作用还是很重要的,当前我市要突出解决的问题是,明确引导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 一、我市县域经济规模及特征分析 (一)基本状况 巴彦淖尔市幅员辽阔,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是国家、自治区的商品粮基地,也是久负盛誉的塞外瓜果之乡。广袤无垠的天然草原,地域广阔,畜牧养殖已形成一定规模,大自然为巴彦淖尔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巴彦淖尔市拥有土地面积6.4 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有173.2 万人,农村人口占居多数。按照行政区划巴彦淖尔市下辖一区、二县、四旗共七个旗、县、区(全部为县级单位),旗县区下辖 48 个乡镇苏木和10 个办事处,另有16 个国营农牧渔场。七个旗县区的经济全部为县域经济,市域经济的总量全部由县域经济所创造,可以说,巴彦淖尔市各项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县域经济规模 2 2005 年全市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 217.03 亿元,人均 GDP 为 12560 元。 GDP 最高的为临河区,达到71.35亿元,占全市的32.9%;乌前旗、杭锦后旗两旗均超过30 亿元以上,分别为40.93 亿元和34.90 亿元;五原县接近30亿元,为 28.92 亿元;其它三个旗县全部超过 10 亿元以上。人均 GDP 最高的是乌后旗,达到24436 元,超过全市平均水平11876 元;最低的是五原县,为10554 元。 2005年全市7 个旗县区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速也全部达到了两位数的增长,都在20%以上。从财政收入看,7 个旗县区财政总收入的都在快速增长,增速最高的乌后旗达到118.5%,其它6 个旗县区也全部超过了25%的增长速度,从而使全市打破了多少年来财政总收入一直为十几亿元的老黄历,跨入了20 亿元的行列,同比增长达到36.1%,快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8.1 个百分点。 (三)特征分析 1、开放性。县域经济不是封闭的"诸侯经济",它要接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导,不能搞人为的市场分割。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它可以突破人为划分的地域和边界,冲破自然条件、地理交通、民族关系等影响,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臵,形成跨区域的经济协作网络,获取竞争优势。近几年来,各旗县区实施开放带动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