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菜品质量管理的“四必收”由于餐饮业对于投入资金的数量要求相对较少,进入餐饮业的门槛也相对较低,因此竞争也就更加激烈!常见有敲锣打鼓开业的,也常见有悄无声息倒闭的。由于竞争的激烈和残酷,因此对于经营管理也就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我个人对餐饮管理的形容就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餐饮管理千头万绪,但最最重要的两点,第一是员工士气,第二是出品质量。员工士气关乎企业理念,高层管理者的人格人品,以及其他许多相关问题,不在今天探讨。今天探讨的,主要是关于出品质量的管理问题。第一个探讨题是:非技术人员的各级管理者们,如何协助做好出品质量的监督和管理。这是中式餐饮企业管理者普遍关注,甚至有点困扰的问题。也是一些小型餐饮企业的老板们比较挠头的问题。想抓质量,但是又不懂技术,无法和技术人员有效的沟通。最常见的情况,桌面上很多剩菜,但是无法跟后堂技术人员够沟通。你把这些剩菜都端回后堂,得到的答复却可能是没有问题。而且有时候也确实没有问题。众所周知,中式餐饮出品的标准化程度很低,因此给质量监督和管理也带来了一个很大困难!由于后堂面积的限制,和对出品形色、速度的要求即便有很强大的技术监督机制,也很难在出品集中出台的时候,面面俱到的控制住所有出品质量,完全消灭问题出品于出台之前。这些问题出品,势必还是会引起顾客的不满而造成伤客,进而导致顾客逐步减少,生意逐渐下滑。因此,我们会要求全店各级管理者和各个工种,都不遗余力的做好出品管理的协助工作。对后堂技术人员最好的协助,就是把问题出品收回后堂分析改进。最好能同时带回去客人的意见。但是非技术人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学会分辨不合格出品。如果良莠不辨的收回所有剩菜,势必造成后堂的反感。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好这项工作呢?今天和大家探讨的是这样一种方法,我给它起的俗名就叫“四必收”。我十几年前管理一个宾馆的餐厅,就用过这个方法。但是真正得到发扬光大,是在我现在的企业,因为这里有极好的基础!我想说的第一个问题是:一、什么是“四必收”?1、几乎桌桌都剩的出品。2、一桌独剩的出品。3、多种原料混制,独剩一种原料制成品的出品。(如:溜三样独剩肥肠)4、客人直接投诉的出品。“四必收”的原理很简单,顾名思义就可以理解。第一必收,因为如果几乎每桌都剩同一个出品,这个出品一定是有问题的!同理,如果一桌出品都吃完了,单独剩下了一个出品,证明这一桌的客人是有食欲的,单独剩下的这个出品也可以确定是有问题的!这就是第二必收。第三必收,独剩一种原料制成品的现象,其实也是很常见的,甚至有时候可以见到这种典型案例,客人把某一个原料制成品整整齐齐的拨到盘边上,吃掉了另外的几种制成品!至于第四种被客人直接投诉的品种,不管是不是众口难调造成的,我们都应该把它视为问题出品,除了解决客人的不满,更重要的是必须收回该品种分析研究。最大限度的减少客人的不满!如果针对上述四点,我们就会比较容易也比较准确的找到问题出品。有力的配合后堂提高出品的质量,减少问题出品!二、“四必收”是全员关注的工作!要想真正做好“四必收”这项工作,不能单靠某一个部门,更不能单靠某一位管理者。这是一个需要全员关注的工作。前堂方面:A、切实做好“四必收”工作。1、各级关注,尤其是值台人员,在结帐后、撤台前,要检查台面所剩的出品情况。按照“四必收”要求回收可能有问题的出品。2、各级关注,尤其是前堂经理,要亲自过问并安排专人负责,每日做好“四必收”登记工作,以便提供给后堂改进。3、容易疏忽的重要方面:第四个必收!对于客人投诉的出品,主动要求给客人重做,严重的要主动退换,尽可能减少客人的损失和怨气。同时也便于收回后堂确认。如果客人坚决不要重做或退换,必须收回剩菜给后堂确认原因。如果客人打包,剩下的汤渣也必须收回后堂分析!B、切实做好征求意见的工作。1、征求意见的主要对象,是台面有剩菜和“四必收”品种的客人。2、值台人员是主要责任人,同时要把客人的反映以小纸条的形式认真记录下来,每日收市后交给区长。3、前堂经理和区长巡台时,也要根据以上要求认真做好。4、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