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 于 李 清 照 词 的 艺 术 特 色 李 清 照 自 号 易 安 居 士 , 济 南 章 丘 (今 属 山 东 )人 ,是 两 宋 之 交最 伟 大 的 词 作 家 ,也 是 中 国 文 学 史 上 最 杰 出 的 女 词 人 。 李 清 照 词的 情 调 ,可 以 用 一 个 ‚ 愁 ‛ 字 概 括 。她 的 词 浸 泡 在 愁 液 之 中 ,就 像一 条 春 蚕 ,不 停 地 吐 着 愁 绪 ,最 后 把 自 己 抽 空 了 ,活 活 地 窒 息 在 愁绪 的 茧 壳 里 。 她 的 词 ,可 谓 集 宋 词 愁 之 大 成 ,无 边 无 涯 ,浓 得 化 不开 ,拿 她 自 己 的 话 来 说 :‚ 这 次 第 ,怎 一 个 愁 字 了 得 !‛ 这 就 是 李清 照 词 的 深 层 文 化 背 景 ,她 的 盖 世 才 华 也 正 体 现 在 抒 情 艺 术 之中 。 五 十 一 岁 时 李 清 照 作「 金 石 录 后 序 」, 详述乱前的 幸福生活 ,及乱离中 颠沛奔波之 苦。 她 晚年流浪江南 , 死时 年岁 不 可 考, 大约七十 多岁 。 早年生活 比较平静安 适, 从小就 阅读了 大 量的 文 学作 品, 受到良好的 文 学 熏陶, 养成 了 较高的 文 学 素养, 和聪慧高洁、活 泼开 朗的 品格。 她 的 早期词 作 中 的 青年女 性形象, 就 带有这 一 鲜明的 品格特征。‚ 蹴罢秋千,起来 慵整纤纤手。露浓 花瘦,薄汁轻衣透。 见有人 来 , 袜铲金 钗溜, 和羞走。 倚门回首, 却把 青梅嗅。 ‛ 作 词极显鲜明的 个 性风格和神韵, 被当世 及后 世 以 ‚ 体 ‛ 名之 , 称为‚ 易 安 体 ‛ 。 从题材和内容看, 李 清 照 词 描写的 , 不 外乎作 家 本人 ‚ 对自 然景 物的 喜爱和季节感受的 游兴‛ , 和‚ 离愁 别恨, 孤独忆往的 伤感‛ , 其社会价值和思想意义在 封建是 颇有争议的 . 2 李词也善用比兴和拟人的手法来抒情,这也是与景物不可分割的,如《忆王孙》: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幕、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莲子已成荷叶老,清露洗、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应也恨、人归早。 作者赋予外部景物以强烈的人格色彩。‚水光山色与人亲‛是词人凝神景物的印象。‚说不尽,无穷好‛是她陶醉于景色后的感受。这两句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