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 电 距 离 与爬 电 间隙 爬电距离:沿绝缘表面测得的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零部件与设备防护界面之间的最短路径。即在不同的使用情况下,由于导体周围的绝缘材料被电极化,导致绝缘材料呈现带电现象。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爬电间隙一般被称作电气间隙,因电气间隙决定了爬电情况的发生与否,所以电气间隙也常被称作爬电间隙。) 此带电区(导体为圆形时,带电区为环形)的半径,即为爬电距离; 电气间隙:在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零部件与设备防护界面之间测得的最短空间距离。即在保证电气性能稳定和安全的情况下,通过空气能实现绝缘的最短距离。 可见,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实际是两个相关参数,都是针对电气绝缘性而来。特别是在继电器、开关等工控产品的选用中,需要遵守相关标准的同时,还要按实际的使用环境要求(气压、污染等),设定合适的爬电距离及电气间隙,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电气性能的稳定。 3.3.5 功能绝缘fu nctional insu lation:为实现电器正确功能,两导电体之间的绝缘,没有安全的功能。其实这也不是“新”的概念,在开关标准、电子产品标准早就有这个概念了。大家不妨 打 开GB4943-1995(idt IEC 60950-1:1991)《 信 息 技 术 设备(包 括 电气事 务 设备)的安全》 标准,我 们 就会 发现有类 似 的概念1.2.9.1“工作绝缘:设备正常工作所需的绝缘,并 不起 防电击 作用”。 最常见的功能绝缘的例 子:PCB 板 上 带电件之间的绝缘,如 图 1 中所示 , 带 电 件 1 和 带 电 件 2 之 间 的 绝 缘 即 为 功 能 绝 缘 。而 在 IEC60335-1:1991版 中 , 会 把 它 当 作 基 本 绝 缘 来 考 核 。 第13.3 条 : 电 气 强 度 试 验 电 压 发 生 了 变 化 。 IEC60335-1: 1991( 第 三版 ) 标 准 的 要 求 : 试 验 电 压 值 : ——对 其 他 基 本 绝 缘 为 1000V ——对 附 加 绝 缘 为 2750V ——对 加 强 绝 缘 为 3750V 可 以 认 为 器 具 内 部 的 部 件 工 作 电 压 都 是 小 于 250V, 按 额 定 电 压 小 于250V 的 水 平 来 考 核 的 。 但 随 着 技 术 的 发 展 , 越 来 越 多 的 白 色 家 电 采 用 新的 技 术 , 譬 如 家 用 空 调 变 频 技 术 , 微 波 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