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河的资料 黄河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 、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 9 个省(自治区),在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渤海。 干流全长 5 4 6 4 公里,总流域面积 7 9 .5 万平方公里(包括鄂尔多斯内流区 4 .2 万平方公里),人口 9 7 8 1 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 .6 %,耕地1 .7 9亿亩,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1 2 .5 %。黄河下游防洪保护区面积 1 2 万平方公里,人口 7 8 0 0 万人,占全国的6 .8 %,耕地1 .1 亿 亩,占全国的7 .5 %(以上均为 1 9 9 0年资料)。从河源到内蒙古的河口镇为上游,河口镇到郑州附近的桃花峪为中游,桃花峪以下为下游。9 7 %的流域面积集中在上中游地区。 据地学家研究,距今 1 0 0 多万年的早更新世,黄河流域分布着许多古湖盆,各自形成独立的水系。后来,经过长期溯源侵蚀、夺袭,各湖盆逐渐连通,终于形成了横亘于我国北方的万里巨川。据综合分析推断,古老黄河的孕育和诞生,约有 1 5 0 万年的历史。 黄河流域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分为三级阶梯,逐级下降。最高一级阶梯为青海高原,海拔在 4 0 0 0 米以上;第二级阶梯为黄土高原,海拔 1 0 0 0 ~2 0 0 0 米;第三级阶梯为华北大平原,海拔在 1 0 0 米以下。黄河流域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各地气候差异较大,从南到北属湿润 、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气候。 “水少沙多”是黄河的突出特点。全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 5 8 0 亿立方米,相当于长江的1 / 1 7 ,仅占全国的2 %,居我国七大江河的第四位。流域内人均水量仅占全国的2 5 %,耕地亩均 水量仅为全国的1 7 %,水资源贫乏已成为影响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黄河上中 游流经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平均每年输入黄河下游的泥沙多达 1 6 亿吨,平均含沙量 3 5公斤每立方米,均居世界大江大河之首。黄河水量近 6 0 %来自兰州以上, 近 9 0 %的泥沙和粒径大于0 .0 5 毫米的全部粗泥沙,集中来自河口镇至潼关区间,6 0 %的水量 和 8 0 %的泥沙量集中来自汛期。黄河水、沙在地区和时间分布上的集中性特别明显。 进入黄河下游的1 6 亿吨泥沙中,约有 4 亿吨(多年平均值)淤积在下游河道内,其中 5 0 %左右是粒径大于0 .0 5 毫米的粗泥沙,河床平均每年抬高约1 0 厘米,形成“地上悬河”;约有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