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读本第1 讲第1 课《几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中国梦的历史背景,感悟中国梦是一场跨越百年的伟大梦想,增强民族认同感。 2.探究中国梦的本质,厘清中国梦与个人梦的关系,明白我们每个人都和中国梦息息相关,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书写者,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中国梦的本质,明白我们每个人都和中国梦息息相关。 2.教学难点:中国梦的本质;厘清中国梦与个人梦的关系。 三、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有一定的理论分析能力。通过七年级道法课的学习,学生已初步认识了中国梦。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通过新闻,也对中国梦有所了解。学生虽然对中国梦有一定了解,但还比较浅显,大部分同学并不清楚中国梦的本质,也不理解中国梦与个人梦之间的关系。本课教学就是要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让学生了解中国梦的历史背景,理解中国梦的内涵,厘清中国梦与个人梦之间的关系,认识到自身责任,并愿意为梦想而奋斗。教学中要借助相关案例、图片资料、视频, 联系学生真生活,打通文本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四、教学方法:通过对视频、图片等资料的探究、分析、讨论,借助具体事例来引导学生理解中国梦的本质。 五、教学准备:教师课前收集资料、制作课件、准备视频等。 六、教学过程 环节一:谈话,由梦想导入。 1.师:我们每个人都有梦想,梦想是方向和目标。你能说说你们的梦想是什么吗? 2.生小组内交流。 3.师总结导入:就像每个人都有梦想一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有它的梦想。我们的中国梦是什么?中国梦的本质是什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关于“中国梦”的话题:几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 师板书课题:几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 环节二:活动探究 (一)中国梦是跨越百年的伟大梦想 活动一:游历《复兴之路》 1.师播放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讲话的音频。 2.生聆听音频,思考问题:总结《复兴之路》的主要内容。 3.生小组内交流分享。 4.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 讲解: 《复兴之路》展览:回 顾 了 中华 民族的昨 天,展示 了 中华 民族的今天,宣 示 了 中华 民族的明 天。 活动二:知识拓展——《18 世纪的中国与世界》 1.师出示拓展材料: 材料 1:历史学家戴逸在《18 世纪的中国与世界》的报告中指出:1800 年,全世界有 9 亿人口,中国有 3 亿人,占世界人口的 1/3;中国的粮食产量也占世界的 1/3,居世界首位:1800 年,中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