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直角梯形OABC 中,CB//OA,∠COA=9 0 °,CB=3 ,OA=6 ,BA=35 .分别以 OA、OC 边所在直线为x轴、y轴建立如图 1 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1 )求点 B 的坐标; (2 )已知 D、E 分别为线段 OC、OB 上的点,OD=5 ,OE=2 EB,直线 DE 交 x轴于点 F.求直线 DE 的解析式; (3 )点 M 是(2 )中直线 DE 上的一个动点,在x轴上方的平面内是否存在另一点 N,使以 O、D、M、N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请求出点 N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图 1 图 2 2 .如图1 ,矩形ABCD 中,AB=6 ,BC=23 ,点O 是AB 的中点,点P 在AB 的延长线上,且BP=3 .一动点E 从O 点出发,以每秒1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OA 匀速运动,到达A 点后,立即以原速度沿AO 返回;另一动点F 从P 点出发,以每秒1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射线PA 匀速运动,点E、F 同时出发,当两点相遇时停止运动,在点E、F 的运动过程中,以EF 为边作等边△EFG,使△EFG 和矩形ABCD 在射线PA 的同侧.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t≥0 ). (1 )当等边△EFG 的边FG 恰好经过点C 时,求运动时间t的值; (2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设等边△EFG 和矩形ABCD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请直接写出S 与 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和相应的自变量 t的取值范围; (3 )设EG 与矩形ABCD 的对角线AC 的交点为H,是否存在这样的t,使△AOH 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对应的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动 感 体 验 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10 山西 26”,拖动点 M 可以在直线 DE 上运动.分别双击按钮“DO、DM 为邻边”、“ DO、DN 为邻边”和“DO 为对角线”可以准确显示菱形. 思 路 点 拨 1.第(1)题和第(2)题蕴含了 OB 与 DF 垂直的结论,为第(3)题讨论菱形提供了计算基础. 2.讨论菱形要进行两次(两级)分类,先按照 DO 为边和对角线分类,再进行二级分类,DO 与 DM、DO与 DN 为邻边. 满 分 解 答 (1)如图 2,作 BH⊥x 轴,垂足为 H,那么四边形 BCOH 为矩形,OH=CB=3. 在 Rt△ABH 中,AH=3,BA=3 5 ,所以 BH=6.因此点 B 的坐标为(3,6). (2) 因为 OE=2EB,所以223EBxx,243EByy,E(2,4). 设直线 DE 的解析式为 y=kx+b,代入 D(0,5),E(2,4),得5,24.bkb 解得12k ,5b .所以直线DE 的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