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办公文具行业已经走了15 年,纷纷攘攘的市场在近两年也将迎来全新的变革,从零售商到批发商,从批发商到生产商,无不被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得喘不过气来,只能在管理成本、营销渠道上下功夫。然而如今,物态与人殊,市场也非旧相识,竞争方式亦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加入 WTO 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中国文具办公用品将面临各种巨大的挑战。经营理念、产品同质、管理技术的传统,零售环节首先面临外商先进管理模式的挑战。 officebox (今日合作办公)验证了第一家办公用品超市立足的能力后,计划早则本月底迟则下月初,在区庄开第二家分店。今日合作办公预计今年的门店数目要达到五六家,2006 年计划上海开店。 “与每年销售额上百亿美元的国外企业比起来,国内的办公用品行业的普遍现象仍是规模偏小,杂乱无序,至今尚未能出现响彻全国的知名品牌。”officebox,广州今日合作办公的总经理夏燎原向记者比画着说。 先看到这个市场吸引力的,其实是全球文化办公用品连锁“巨鳄”、世界 500 强企业之一的斯特普尔斯公司(staples)。在staples 进入中国市场前,美国东部时间 2004 年8 月 17 日上午 8 时,staples 在其 2004 年第 2 季度盈利报告中正式披露:该公司计划进入的中国办公用品市场,到2008 年有 250 亿美元的市场容量。 而且,报告中指出,中国办公用品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成长最快的一个领域,正由简单的批发零售业态转向连锁业态。 办公超市“威胁”批发市场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经营者们在中国办公用品行业发展上的见解出奇一致。 广州黄沙谊园文化、文具精品批发中心 A 馆的邱经理告诉本报记者,该公司的交易额在整个广州办公用品市场交易额中占到近七成,经营状况良好,由于目前办公用品超市数量不多,且处于发展初期,对批发市场暂时未见压力。 但邱经理表示:“办公用品超市是这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办公用品)超市会越来越多,小型零售企业的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小。我们会巩固批发市场当前的基础,以后可能会考虑建立办公用品超市。” 作为全国性物流中心的广州,以南岸路、黄沙、一德路一带数千家商户形成的规模化经营,奠定了广州在全国文具批发市场的龙头地位。然而,文具批发商们认为,随着广州城区的东移,乃至市场需求的扩大,急需一个经营档次更高,规模更大,品种更齐全的专业市场。 “这个行业市场很大,但竞争异常激烈,而且业内很乱很碎,很需要加强„服务‟理念。”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