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六年制数学教材第三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枣阳市第二实验小学李敏―、设计理念:本节教材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使学生认识相同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和乘法是相同数相加的简便方法。让学生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充分利用了学生比较熟悉的“游乐场”的主题情境,引导学生从认识相同加数开始,通过观察、思考、探索、合作学习等活动,逐步体会乘法运算的含义,从而感知、体会乘法是加法的一种简便运算。根据“新课标”精神,充分运用电教媒体辅助教学,在深刻体会教材编排意图的基础上,一方面充分运用教材呈现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又根据新理念,对教材资源做了适当的补充,力图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学习活动通过自主探索获得成功体验,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获得主动发展,并使学习过程富有个性化。注重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操作、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渗透辩证思想,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人人都能从中有各自的收获,尽显他们的潜力和能力。充分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差异,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互相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资源共享。通过交流,学生发现可以利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通过比较,学生发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加法可以改写成乘法。通过比较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学生可以体会到乘法的简洁性。重视数形结合,提供具体情景,学生通过实物图、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的对照,理解了乘法的意义。在这个环节中既顾及了教学的起点,又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二、教学对象分析:、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而且这个概念又难以建立,在这种情况下,教材一开始就专列了这一节内容,使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为以后学习乘法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2、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2三、教学内容分析:1、教学范围: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第 44〜46 页例 1 及练习九的第 1〜4 题。2、教学内容和地位:本单元教材划分为乘法的初步认识、2〜6 的乘法的口诀两节,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乘法的初步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