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溶解现象沪教

溶解现象沪教_第1页
1/11
溶解现象沪教_第2页
2/11
溶解现象沪教_第3页
3/11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第六章 溶解现象 ( 沪教) 第一节 物质的溶解教学目标: 1 .了解物质的分散现象。 2 .理解溶液的概念,能说出溶剂和溶质。 3 .了解物质的溶解性概念以及影响溶解性大小的因素。 4 .初步分清悬浊液和乳浊液。 5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溶液的概念、特点。 会辨认溶质和溶剂,能正确分辨溶解与熔化的不同。学习目标: 1 .能说出几种生活中的分散现象。 2 .背出溶液的概念、乳浊液和溶液,并举出常见实例各两则。一、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悬浊液、乳浊液的区分:通过高锰酸钾中加水,食盐中加水,蔗糖中加水以及泥土(粉笔灰)中加入水中,食用油加入水中得到如下结论:如果物质以细小的固体颗粒分散在水中,则形成悬浊液。如果物质以小液滴分散在水中,则形成乳浊液。物质的溶解: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称之为物质的溶解。溶液:物质溶解后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注】新名词:乳化:把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乳浊液的现象称为乳化。教学过程:设问:海水为什么是咸的?黄河为什么是浑浊的?医院里用的碘酒是怎样制成的?学生阅读课本, 归纳:上述三个例子都是一种物质( 或几种物质 ) ,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的分散现象。新课讲授:阅读 P153活动与探究 1 .悬浊液、乳浊液、溶液。阅读实验:在 1~4 号大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的泥土、植物油、食盐和酒精。振荡后观察四种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现象。泥土 : 变浑浊悬浮固体不颗粒 (分层) 植物油 :牛奶状浑浊分散着液体不止液滴(分层)食盐: 透明液体 (稳定) 酒精 : 透明液体(稳定) 继续观察:静置一段时间后,试管中情况。引出概念: 1.固体小颗粒分散在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悬浊液。举出实例:浑浊的黄河水;固体农药(西维因) ;石灰浆及墙体涂料。引出概念: 2.一种液体小液滴分散在另一不相溶的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乳浊液。举出实例:植物油分散在水中;石油原油;橡胶树的乳胶等。归纳:悬浊液和乳浊液统称浊液。思考:通过上面实验,你可以得出浊液有什么特点?(浑浊不透明,会分层) 引出概念: 3.一个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和溶液。举出实例:生理盐水、糖水、碘酒。配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制溶液:学生练习用碘和酒精配制碘酒溶液。分析思考:溶液与浊液相比,有何特点?归纳:溶液的特点...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溶解现象沪教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