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用抗生素的危害及防治措施赵恒林摘 要:20 世纪 40 年代,青霉素作为最早抗菌药物成功的解决了临床上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难题,随后问世的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又使肺炎、肺结核的死亡率降低了80% 。那是,曾有人断言:人类战胜细菌的时代已经到来。当时,全球每年死于感染性疾病的人数约为700 万。但是40 年后这一数据猛增至2000 万。老一代抗生素药物失去了原有的作用,新一代的抗生素药物临床寿命越来越短,院内交叉感染增加,医生被逼到无药可用的尴尬境地,于是人们愕然了。世界卫生组织在遏制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全球战略中指出:全球因感染而造成死亡的病例中,急性呼吸道感染、感染性腹泻,麻疹、艾滋病、疟疾和肺结核占85%以上,引起这些疾病的病原体对一线药物的耐药性已从零到了几乎100% 。于此同时,新药物来源逐渐枯竭,形式万分严峻,于是又有专家预言:如此不反,人类将进入“后抗生素(抗菌药物)时代”,即回到抗菌药物发现前的黑暗时代。关键词 :抗生素,合成抗菌药物,耐药性,滥用危害,防治措施抗生素及合成抗菌药物的滥用,指社会人群对抗生素及合成抗菌药物的非理性使用。在医药界,表现为在无明确目标适应症条件下使用抗生素及合成抗菌药物;在抗生素及合成抗菌药物使用的剂量和疗程把握上,未遵循“最小有效剂量,最短必需疗程”的原则。对于抗生素及合成抗菌药物的非理性用药,使得这类药物成为临床所用药物中使用最为广泛的药物。2000 年,武汉地区医院用药统计表明;在使用频率最高的前20 种药物中,抗生素类药物占15 种。使用抗生素及合成抗菌药物的经费占各类药品总金额的40.1%。各级医疗单位抗生素及合成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高达60%-90%,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90%以上使用抗菌药物。曾有对四川巴中地区农村卫生机构处方用药做过调查,在村、乡及县及医疗机构中,80%门诊处方含有抗生素或合成抗菌药物。由此可知,抗生素及合成抗菌药物的滥用在我国城乡都十分严重。抗生素及合成抗菌药物在发达国家同样存在。本世纪初有报道指出,2000 年美国 510 万病毒感染所致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患者中,50%-60%患者的治疗处方中含有抗生素。美国每年花费150 亿美元用于抗生素及合成抗菌药物,可见其中有大量不合理用药现象。1滥用抗生素现象分析省卫生厅医政处处长田常俊举了一组关于抗生素的数据,据调查,我国人均年消费量在 138 克左右,这一数字是美国的10 倍,全球第一;而真正需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