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升血药物课件VIP免费

升血药物课件_第1页
1/13
升血药物课件_第2页
2/13
升血药物课件_第3页
3/13
升血药物的种类及使用注意事项介入小讲课吴望歌升血药物的种类升血小板升白细胞升红细胞一、升白细胞药物—惠尔血、瑞白【别名】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惠尔血,赛格力,赛强,吉粒芬、瑞白【适应症】本品适用于:(1)促进骨髓移植后中性粒细胞的恢复。(2)治疗肿瘤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3)治疗伴随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之中性粒细胞减少症。(4)治疗伴随再生不良性贫血之中性粒细胞减少。(5)治疗先天性、特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用量用法】1.骨髓移植患者:于骨髓移植手术后第2日至第5日内开始,每日皮下注射或静滴本品300μg,每日1次。2.实体瘤(肺癌、乳腺癌、卵巢癌、恶性淋巴瘤、睾丸肿瘤、神经母细胞瘤):于化疗完成24h后开始每日皮下注射75μg,每日1次。3.白血病患者:于化疗完成24h后开始每日皮下注射或静滴300μg,每日1次。4.伴随骨髓发育不良综合征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静滴100μg,每日1次。5.伴随再生不良性贫血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通常成人的白细胞数1乘10的9次方/L以下时,静滴本品400μg,每日1次。【注意事项】1.少数患者有轻度骨痛、腰痛、胸痛、关节痛的情况发生,亦有少数出现暂时性的血清尿酸、乳酸脱氢酶及碱性磷酸酶增高,停药后可恢复。有时会有恶心、呕吐、SGOT、SGPT升高;皮疹偶有发生。2.对本品有过敏反应的患者、骨髓中的芽球并没有明显减少的骨髓性白血病患者及末梢血液中可看到骨髓芽球之骨髓性白血病患者禁用。3.本品使用中,须定期进行血液检查,要特别注意不可让中性粒细胞增加到必需数量以上,否则须采取适当的减量或停药措施。4.为了防止过敏反应发生,使用前须详细询问病史,必要时要预先进行皮试。5.对进行化疗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应先给予化疗药物后再注射本品,须避免在化疗前使用。6.已知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伴随芽球增加的病例,有转移致骨髓白血病的危险,所以在使用本品时,应先采样细胞,确认并经过体外试验,未见有芽胞之增多,方可使用。7.儿童使用本品时,应谨慎并仔细观察。8.孕妇、早产儿、新生儿、婴儿均不宜使用。9.静脉注射时,应与5%葡萄糖注射液或等渗盐水混合使用,但不宜与其他注射液混合注射。二、升红细胞药物—益比奥【别名】促血红细胞生长素,红细胞生成素,促红细胞生成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适应症】主要用于治疗慢性肾衰的贫血症。治疗最初1~3周观察到血细胞比容增加,且与剂量成比例,在4~6周中血细胞比容水平在不同研究中可达30%~40%之间不等,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包括体力耐受、情绪、起居方式和性功能的提高。对慢性肾衰不需要透析的贫血患者的研究表明,使用本品也是有利的。【用量用法】静脉注射开始应用较低剂量50~100IU/kg,每周3次,如果在4周内,网状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和血红蛋白水平未见明显增加,本品的剂量可递增,如果在任何2周中血细胞比容的增加大于4%以上,本品的剂量应减少,建议以血细胞比容达30%~33%或血红蛋白水平达100~120g/L为指标,调节维持剂量,同时应别测定最佳血细胞比容的水平。接受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通常在每一次透析过程结束时给予本品。皮下给药剂量与静注相同。腹膜内给药剂量等于或大于静注剂量。【注意事项】常见有血压升高、心悸。偶见瘙痒感、皮疹、痤疮、GOT或GPT值升高、恶心、呕吐、眩晕、头痛、发热、血钾升高等。血液透析不能控制动脉血压升高的患者,白血病、铅中毒及感染患者禁用,有药物过敏者、变态反应体质者慎用。应及时对用本品治疗者的血压进行监测,必要时给抗高血压药物。应注意血管栓塞情况,有时需增加肝素的剂量。必要时补铁,使患者的转铁蛋白饱和度维持在20%以上。【禁忌】1、未控制的重度高血压患者。2、对本品及其他哺乳动物细胞衍生物过敏者,对人血清白蛋白过敏者。3、合并感染者,宜控制感染后再使用本品。三、升血小板药物—巨和粒【药物名】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11【药理作用】本品作用于骨髓细胞中原始的造血干细胞,引起巨核...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升血药物课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