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知识网络: 考情分析: 功和功率、动能和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力学的重点,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常以选择题、计算题的形式出现,考查常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紧密,题目的综合性较强。复习中要特别注意功和功率的计算,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以及与平抛运动、圆周运动知识的综合应用 重点知识梳理: 一、功 1.做功的两个要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 2.功的物理意义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3.公式 W=Flcos_α (1)α 是力与位移方向之间的夹角,l为物体对地的位移. (2)该公式只适用于恒力做功. 4.功的正负 (1)当 0≤α<π2时,W>0,力对物体做正功. (2)当π2<α≤π 时,W<0,力对物体做负功,或者说物体克服这个力做了功. (3)当 α=π2时,W=0,力对物体不做功. 通晓两类力做功特点 (1)重力、弹簧弹力和电场力都属于“保守力”,做功均与路径无关,仅由作用对象的初、末位置(即位移)决定。 (2)摩擦力属于“耗散力” ,做功与路径有关。 二、功率 1.物理意义:描述力对物体做功的快慢. 2.公式: (1)P=Wt ,P 为时间t 内的物体做功的快慢. (2)P=Fv ①v 为平均速度,则 P 为平均功率. ②v 为瞬时速度,则 P 为瞬时功率. 3.对公式P=Fv 的几点认识: (1)公式P=Fv 适用于力F 的方向与速度 v 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的情况. (2)功率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只有正值,没有负值. (3)当力F 和速度 v 不在同一直线上时,可以将力F 分解或者将速度 v 分解. 4.额定功率:机械正常工作时的最大功率. 5.实际功率:机械实际工作时的功率,要求不能大于额定功率. 三、动能 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2.公式:Ek=12mv 2. 3.物理意义:动能是状态量,是标量(选填“矢量” 或“标量” ),只有正值,动能与速度方向无关. 4.单位:焦耳,1J=1N·m=1kg·m2/s2. 5.动能的相对性:由于速度具有相对性,所以动能也具有相对性. 6.动能的变化:物体末动能与初动能之差,即 Δ Ek=12mv 22-12mv 12. 四、动能定理 1.内容:在一个过程中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 2.表达式:(1)W=Δ Ek. (2)W=Ek2-Ek1. (3)W=12mv 22-12mv 12. 3.物理意义:合外力做的功是物体动能变化的量度. 4.适用条件 (1)动能定理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 (2)动能定理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