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的形象性比喻 在多年的化学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对一些化学概念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较差。教师授课时常遇到这样的情景:对于某一较为抽象概念的介绍或对于某一关键性问题的理解阐释,尽管费尽周折反复讲解,但学生依旧无法理解,使教学陷入困境。要想改变化学教学中的上述情况,合理运用形象比喻的方法进行教学,会比老师在那干巴巴地讲效果要好得多。恰当的比喻能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具体化,使学生易于理解记忆,从而可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常常运用的直观教学中除了实验之外,还要使用模型、标本、挂图、多媒体等手段,但对一些抽象的化学概念来讲,比较有效的教学手段还是比喻。 比喻俗称“打比方”。对一些化学中抽象的概念、原理等,限于条件难于用实验或其他手段时,常用比喻的方法;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某些弊病也可巧用比喻,以利纠正错误,使学生加深记忆。 比喻一般有下面几种情况: 一、用简易的道理比喻深奥的化学原理或抽象的概念 如在讲到“电子云”这个概念时,可以用假想的给氢原子照相,再把很多张氢原子瞬间照片叠印结果来说明电子云。还可以用蜜蜂采蜜来比喻电子的运动状态,从而来帮助学生对电子运动状态的理解。再如,用一个水桶,上边一个进水管,下边一个出水管,开始时进水多(比作正反应速度)、出水少(比作逆反应速度),桶内的水越来越多。如在同样时间内,进、出水的量相等,桶内的水不再增加(比喻正逆反应速度相等),达到动态平衡。再如,讲到核外电子排布中的泡利原理,此原理抽象、难懂。为帮助学生理解,加深学生印象,可以这样比喻:“这就好象在同一所学校,不可能有两个同学同坐在同一个教室同一个小组同一张课桌的同一头”。这样比喻之后,学生一下就恍然大悟了。善用比喻,能够丰富学生的表象,帮助学生化解难点,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二、用宏观比喻微观 假设原子如一个直径十米的大球,则在球心的原子核只有一粒芝麻大,比喻原子中原子核很小,原子中有很大的空隙。原子轨道可用体育场观众席区域来类比。通过计算 1 滴水(约 0.05 毫升)中水的分子数(约 167*1021 个)来比喻分子之小及阿佛加德罗常数之大。 用“打”这个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量的单位,比喻大数量的微粒集体——摩尔的概念。 三、用虚构的事实比喻化学事实 在去除杂质以提纯物质时,由于使用试剂不当而引入新杂质,我们可以把它比喻为“前门驱虎,后门进狼”或比喻为“迎新弃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