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中还原剂化合剂升高总数(失去电子总数)和氧化剂化合价降低总数(得到电子总数)相等, 反应前后各种原子个数相等。 下面常用配平方法 1观察法 观察法适用于简单的氧化-还原方程式配平。配平关键是观察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变化,找出关键是观察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相等。 例1:Fe3O4+CO =Fe+CO2 分析:找出关键元素氧,观察到每一分子Fe3O4反应生成铁,至少需4个氧原子,故此4个氧原子必与CO反应至少生成4个CO2分子。 解:Fe3O4+4CO==3Fe+4CO2 有的氧化-还原方程看似复杂,也可根据原子数和守恒的思想利用观察法配平。 例2:P4+P2I4+H2O== PH4I+H3PO4 分析:经观察,由出现次数少的元素原子数先配平。再依次按元素原子守恒依次配平出现次数较多元素。 解:第一步,按氧出现次数少先配平使守恒 P4+P2I4+4H2O== PH4I+H3PO4 第二步:使氢守恒,但仍维持氧守恒 P4+P2I4+4H2O===PH4I+H3PO4 第三步:使碘守恒,但仍保持以前调平的O、H P4+5/16P2I4+4H2O == 5/4PH4I+H3PO4 第四步:使磷元素守恒 13/32P4+5/16P2I4+4H2O ==5/4PH4I+H3PO4 去分母得 13P4+10P2I4+128H2O? ===40PH4I+32H3PO4 2、最小公倍数法 最小公倍数法也是一种较常用的方法。配平关键是找出前后出现“个数”最多的原子,并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例 3:Al+Fe3O4 ===Al2O3+Fe 分析:出现个数最多的原子是氧。它们反应前后最小公倍数为“3′ 4”,由此把 Fe3O4系数乘以 3,Al2O3系数乘以 4,最后配平其它原子个数。 解:8Al+3Fe3O4== 4Al2O3+9Fe 3:奇数偶配法 奇数法配平关键是找出反应前后出现次数最多的原子,并使其单(奇)数变双(偶)数,最后配平其它原子的个数。 例 4:FeS2+O2 ==Fe2O3+SO2 分析:由反应找出出现次数最多的原子,是具有单数氧原子的FeS2变双(即乘 2),然后配平其它原子个数。 解:4FeS2+11O2== 2Fe2O3+8SO2 4、电子得失总数守恒法 这种方法是最普通的一方法,其基本配平步骤课本上已有介绍。这里介绍该配平时的一些技巧。 对某些较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一种物质中有多个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可以把这种物质当作一个整体来考虑。 例 5: FeS+H2SO4(浓) == Fe2(SO4)3+S+SO2+H2O 分析:先标出电子转移关系 FeS+H2SO4? == 1/2Fe2(SO4)3+S+SO2+H2O 该反应中FeS中的Fe,S化合价均发生变化,可将式中FeS作为一个“整体”,其中硫和铁两元素均失去电子,用一个式子表示失电子总数为3e。 2FeS+3H2S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