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调查与思考(干部在线学习教育研修论文)二○一二年十月十一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中央全面把握国际国内新形势、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标志着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升华。我觉得,社会管理事关党的执政地位巩固、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安居乐业,要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科学发展,管理必须同步跟上,既不能滞后也不能弱化。管理就是有序,管理才出效果,管理促进和谐,管理也是民生,管理应该成为科学发展理念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研,我明显地感到,全县社会管理总体上基础薄弱、欠账较多,与“十二五”建设发展的需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相比是滞后的,突出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村乡规划管理。有关部门要制定出台《关于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在县和乡镇设立专门机构、配备专业人员抓规划建设管理,就是要发挥规划对村镇建设管控的龙头作用,节约集约用地,优化基础设施配置,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二是民生事业管理。这几年国家和省里改善民生的投入1之大、出台政策之多前所未有,但这些资金和政策的效果取决于规范严谨的长效管理。我们利用相对人口少、县财力逐年增长的有利条件,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每年新增财力的55%以上用于改善民生。总体上这些钱用在了刀刃上,让群众享受了发展的实惠。但也存在一些民生项目内控制度不健全、建设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总之,如果民生事业管理不好,群众就不能受益,也难免滋生腐败,甚至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三是社会治安管理。安全是人的基本需求。这几年县上花了大力气实施了一系列专项打击和重点整治行动,开展了“千名干部下基层开展形势政策教育”活动,有力地强化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县治安状况总体不错。但治安管理是日常性的工作,稍微松一松就会反弹,个别领域和时段还存在治安管理的盲点,急需重拳打击、综合治理。近年来我们贯彻省州政法委的要求,通过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矛盾纠纷大调解、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措施,全县信访总量和群体性事件呈下降趋势,2011年同比下降,但仍不可掉以轻心,老问题和新矛盾相互交织,如果不及时妥善处理,就会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还有,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网络媒体的引导管理等,都需要我们抓好管好。四是应急管理。我们的社会正处在发展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再加上全球气候异常,给我们增加了许多始料未及的2突发事件。这些使我们深切地感到越发展越需要加强管理,管理稍有不当就可能变成社会问题。总之,天有不测风云,就要早有准备,既要有应急预案,又要有人力物力、管理体制机制的保障。五是城乡社区管理。城乡社区是加强社会管理、服务城乡群众的重要平台,是社会和谐稳定的细胞。近年来,加大了规划建设和资金投入力度,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完善。但由于城镇化尚处在一个建设初处阶段,社区建设与管理相对滞后,社区组织职责不清、权责不对等,自治功能没有充分发挥,群众参与意识不够强,社区管理服务水平难尽人意。这些都是在实施城镇化建设中急需加强和改进的薄弱环节。另外,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是一门适用性很强的科学,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才能抓好。基层社会管理各领域人才短缺的问题比较突出,尤其缺乏领军人物、专业团队和专门人才。这需要我们创新机制,加快培养和引进。邓小平同志曾经很有远见地说过,“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发展了就需要管理,管理必须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坚持党政主导、群众参与,坚持统筹协调、源头治理,坚持科学管理、综合施策,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努力构建和谐平安海南。我认为,3下一步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狠抓社会管理:第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主体。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当前中央部署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工作要求,是群众生活质量改善和社会有序和谐运转的迫切需要。我们要把社会管理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