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的分子基础》的教学设计广州市第八十七中学李毅敏一、设计思想: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广东省普通高中生物科学业水平考试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注重考查中学生物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和科学探究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生物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重视对考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为此在设计本章复习课时,结合内容繁多、能力要求高度,实行“新瓶装旧酒”的形式,与学生一起温故知新,精心设计大量的学生活动,如表格比较的填写、图例的辨析、以小组竞赛的形式牢记重点知识、通过习题小结计算公式等项目,大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对相关知识能更深入理解和运用,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以适应学业水平考试的要求。二、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本章教材从分子水平上进一步详尽阐述遗传的物质基础和作用原理。通过讲述 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DNA 分子的结构和复制功能,以及基因的基本概念等内容,使学生对DNA 和基因的有关结构、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在遗传上的作用等方面的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该内容在文科水平测试中也占着重要位置,对于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和 DNA 分子的复制等考点,都作 II 等级的要求,即需要理解这些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在简单情境中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为此在复习课中将对这些知识点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进行重复和对比,使学生对相关内容能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和运用。2、学情分析:学生刚刚学完必修二的所有内容,对遗传学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由于知识繁多而零碎,所以遗忘率比较高,针对文科普通班的学生,面对水平测试的挑战,希望能通过复习,给予适当的引导,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类、比较、变通,让学生通过对题目的归纳、整理,亲历思考、总结的过程,使已学知识升华,是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的。3、教学条件分析:将多媒体课件与传统黑板教学相结合。4、教学重点:(1)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2)DNA 分子的复制。5、教学难点:(1)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2)DNA 分子的复制;(3)DNA 涉及到的一系列相关计算。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对相应知识点及题目的复习,使学生掌握:(1)证实 DNA 为主要遗传物质的过程;(2)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3)DNA 分子的复制;2.能力目标:通过对知识点的归类、分析,培养学生勤于思考、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