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和静县第二小学:崔新春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计算能力,应该要求学生算得正确、迅速,同时还应注意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和灵活性”。由此可见小学数学的计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教学工作中,我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这就成为学生成绩提高的最大障碍,也影响学生以后的升学和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所以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我非常注重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结合我的教学经验我有以下几点心得和大家一起分享。一、找到错误的原因,从根本上提高计算能力。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总爱把学生们错的比较多的部分记录下来,然后自己细细地研究,找出他们出错的原因,以便我在教学中更好的把握方向。在计算教学这一部分我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1、题目看错,抄错题。6 与 0,1 和 7 写得模棱两可;抄题时把 23 抄成 32。2、列竖式数位没对齐。3、计算时不打草稿。4、一位数加减计算错误。5、做作业时思想不集中。从一些学生的计算错误来看,“粗心”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尚不够成熟,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一方面是个自然成长过程,第二方面则可以采取相应方法进行培养,所以在引导学生分析原因的同时,要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突出出来,这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二、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大量事实说明,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是学生计算上造成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在教学中,我经常强调“一看”、“二想”、“三算”、“四查”四部曲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1、看。首先,应该看清楚数字,到底是 6 还是 0.其次,看清楚计算符号,到底是加法还是乘法。最后,看清楚数字和符号,并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看能否简算。2、想。看清楚之后,想想计算方法。想计算方法的合理性、灵活性,比如 2.4X5/6,是把分数改成小数还是把小数改成分数、或直接进行约分来进行计算呢?这就需要学生根据数据的特点进行分析运算了。另外有简算的,要想运算性质和定律,没有简算的想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算。这是计算的最为关键的一步,教师要指导学生严格认真地按照四则运算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灵活运用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进行简算养成细心、耐心的学习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