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与建议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已进入历史性转折新阶段,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内蒙古应正确研判我国农业发展新形势,树立新理念,把握新机遇,应对新挑战,培育新动能,加快实现农牧业大区向农牧业强区转变。推进内蒙古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统筹保供给、保收入、保生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绿色发展、提质增效为重点,创新体制机制,强化科技支撑,优化资源配置,扩大有效供给,增强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真正形成更有效率、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农畜产品有效供给体系,不断提高我区农牧业发展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一、加快构建现代农牧业生产体系优化农牧业产品产业结构。按照稳粮、优经、扩饲的要求,统筹粮经饲协调发展。逐步改变我区玉米“一粮独大”的作物结构,形成以养带种、牧林农复合、草果菜结合的种植结构。粮食作物要巩固提升优势区,适当调减非优势区。本着适区适种的原则,在玉米优势产区重点发展高淀粉、高赖氨酸的加工型玉米;在农牧结合区坚持种养结合,积极扩种青贮玉米;适应市场需求,鼓励发展鲜食型玉米。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要保持适度扩大态势,优化品种品质和区域布局。继续加大设施蔬菜财政扶持力度,逐步提高市场供应能力。饲料作物要大力扩大种植面积,培育壮大现代饲草料产业体系。推进大小牲畜协调发展,改变“一羊独大”的养殖结构。坚持“稳羊增牛扩猪禽”发展方向,实施千万头肉牛发展规划,稳定奶牛养殖头数;顺应我国畜牧业生产区域“生猪养殖北上”的新布局,制定实施生猪产业发展规划,鼓励玉米主产区大力发展生猪养殖业。鼓励发展附加价值高的特色养殖、特色种植,把地方土特产和小品种做成带动农牧民增收的大产业。开展马铃薯主食化行动,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马铃薯食物资源。继续加大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畜于草”战略,严格保护基本农田草场,建设高标准农田草场,提升农田草牧场单位面积产出。大力?_展以水为中心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推广以喷滴灌为主的高效节水种植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加大设施农业特别是蔬菜产业发展步伐,积极开展标准园创建活动。稳步推进牧区高效节水灌溉饲草料地建设,配套建设暖棚、畜圈、人畜饮水井、储草棚等基础设施。提升耕地草场质量,大规模推进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