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安全知识试题及答案1) 抢救煤气中毒时应根据其中毒轻重程度,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2) 煤气设备或管道停送煤气都必须进行气体置换,这是停送煤气安全作业的重要环节。3) 净化后的煤气是无色、无味、有毒的易燃易爆气体。4) 在煤气区域工作,必须两人以上,一旦发生煤气泄漏,要立即站到上风侧进行监视处理。5) 炉窖机组点火前,要使炉膛、烟道保持一定负压,先点火,后送煤气。6) 在煤气区域内易燃易爆场合使用的电机、开关、照明都必须是采用防爆装置。7) 高炉采用封炉法休风时,炉顶煤气应保持点燃状态。8) 有呼吸无心跳的煤气中毒者,应采用胸外挤压法救治使其尽快恢复心跳,并注意保暖。9) 煤气爆炸产生的破坏作用通常有直接的爆炸作用、冲击波的破坏作用和火灾三种。10) 在煤气设备和管道上安装蒸汽管或氮气管主要有三个作用:置换、清扫、保压,不用时应及时切断气源连通,防止煤气倒流。11) 《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规定,作业环境CO最高允许浓度为 24PPM。12) 允许进入煤气设备内工作时,应采取防护措施并设专职监护人,严格按照煤气含量与作业时间表中规定的执行,间隔休息时间不少于 2 小时。13) CO中毒后,受损最严重的是心肌和中枢神经系统,中毒严重者会出现后遗症如痴呆、半身不遂,反映迟钝。14) 新建或大修的煤气设备及管道投入使用前要进行强度和严密性试验。15) 有害气体侵入人体的途径有下列三种,由皮肤侵入、 吞入和吸入。16) 煤气含尘量的取样点一般应选择在煤气流速均匀的部位。17) 建立煤气中毒的抢救和急救是指必须配备必要的防护器具和急救器材。18) 动火管理必须认真贯彻“二制一落实”中的两制是“三级动火管理审批制”和“动火许可证制” ,一落实是现场安全防护设施及防护器材的落实。19) 进入中毒现场抢救时,救护人员首先应做好个人自身的防护,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20) 在正常生产的煤气管道设备上动火时,要保证设备和管道内的煤气处于正压状态。21) 所谓煤气中毒,是指煤气成分中的CO中毒。22) 进入煤气设备内部工作时安全分析取样时间不早于动火前0.5h 。23) 高炉煤气的着火温度为750 摄氏度。24) 防护人员在进行煤气监护时,必须2 人以上。25) 一中毒者出现精神不振,心律加快,头痛晕症状,根据其中毒症状可判断其中毒程度属于轻度。26) 煤气按毒性大小排序转 >高>焦27) 可燃性混合气体的初始压力提高, 其爆炸极限范围将扩大。28) CO属于化学性窒息性气体。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