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市场经济宏观调控法定化问题的研究文法系法学1302雷万里学号:131602020251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法定化问题的研究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的经济得到长句的繁荣发展。由于市场经济的天然缺陷,势必会导致一些列经济问题。而宏观调控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市场经济中各种经济问题。但是在宏观调控的实施上缺乏相应完备的法律规范,致使宏观调控难于合理有效的实施,这就必然的影响国家的经济的稳定与繁荣发展。为了解决宏观调控无法可依的状况,加快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法定化进程,已成为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战略选择。关键词:宏观调控法定化市场经济法律责任前言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并迅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市场经济充满活力,日益开放。但由于市场经济根据其天性天然地存在宏观失控。而当市场经济出现宏观失控问题时,市场经济就会引发一系列经济危机,甚至是社会危机。面对市场经济可能出现的宏观失控,加强宏观调控就成了国家所必须采取的经济措施。现如今,世界各国都会或多或少的对本国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但是各国在宏观调控的法律措施上相对缺乏,中国同样存在着宏观调控法律缺失的问题。由于缺乏全面详尽的的宏观调控法,在国家进行宏观调控时,可能会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决策机关滥用宏观调控权,被调控主体抵制宏观调控,对于这些问题的预防和解决,就须要将宏观调控法定化。因此,中国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法定化是保证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必然的战略选择。第一章:宏观调控的法史研究宏观调控由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创立,是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一种调节与控制。是保证社会再生产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经济的重要职能。宏观调控作为政府的一项重大职能,关于宏观调控的立法,一直以来都没有正式的提出。因为没有完备的宏观调控法,宏观调控的决策和执行所产生的各种问题处理起来就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其宏观调控自身的合法性也遭到众多质疑。由于纯粹的市场经济的完全自由竞争的弊端,,资本主义国家不可避免地爆发周期性经济危机。在美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爆发于1929年至1933年的经济危机,大萧条将资本主义世界带入毁灭性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大规模行政干预。凯恩斯主义的产生,国家干预的出现,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发展成为有政府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凯恩斯主义于此开始风靡,国家干预主义成了正统。20世纪70年代,由于世界经济的相对稳定发展,国家干预主义的经济政策逐渐被弃置。之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滞胀”现象,新的纯粹市场经济卷土重来,世界各国主张将政府的干预减少到最低限度。20世纪90年代,随着纯粹市场经济的数十年发展,其经济缺陷俞发明显,乃至出现经济危机。与此同时,又出现了国家干预主义。随着98年亚洲金融风暴的结束,纯粹的自由市场经济又有所抬头,到2008年达到巅峰,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得全球经济受到重创。之后各国积极的采取国家干预经济政策,逐渐的从08年经济危机中走出来。这里国家干预主义实际上就是本文所讲宏观调控。由于市场经济的周期循环破环性,采取宏观调控是国家保证经济平稳运行的必要措施。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立法,宏观调控往往迟于经济问题的发生。由此造成的各国经济的重大损失。就目前各国的宏观调控现状来讲,法律仅仅是宏观调控的一种手段。就宏观调控的规范化而言,宏观调控的立法调整的对象不仅仅是被调整对象,对于宏观调控的决策和执行主体,也须要进行必要的规范。明确宏观调控双方主体的法律权限,法律责任,法律义务,对宏观调控的合理科学有效执行具有保障作用。第二章:宏观调控的法理问题浅析在现实的宏观调控中,任何一项宏观调控决策行为都会对被调控主体的利益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比如国务院对房地产市场的调空,中国人民银行时而调整存贷款利率、国家税务总局不时对税种、税目和税率进行调整;产业政策对某些产业的扶持或抑制、国家计划对某些生产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