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科举制度应当如何评价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科举制度应当如何评价厦门大学教育讨论院 刘海峰在奔腾的历史长河中, 影响其流向的往往只是为数不多的关键时段, 而某些特别日子发生的重大事件, 有可能成为社会历史进程的转折点。1 前废止科举制, 便是影响中国社会进展至深且巨的重大历史事件。 19 9 月 2 日, 清政府正式下诏, 宣布废止科举、 兴办学堂。一纸诏书, 宣告实行了 13 之久的科举制永远退出了中国历史舞台。这是 20 世纪中国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 它不但仅是一场教育革命, 而且是一场政治变革, 并引起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迁。今年不但是废科举 100 周年, 而且是科举制建立 1400 周年。在科举制废止整整 1 后的今日, 在此千载一时和百年一遇的时刻, 我们很容易产生强烈而深沉的历史感。而对科举制这一具有上千年历史的重要制度进行深化的探讨, 对废科举这一重大举措进行全面的讨论, 具有特别的历史意义。 1 ”终古必无废科目之虞” 在中国历史上, 很难找出哪种制度比科举制的影响更为重大而深远的了。科举制对隋唐至明清 13 间中国政治、 教育、 社会、 文化等各方面具有重大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 科举塑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形态与知识分子的性格和形象。而且为东亚国家的科举制和西方国家的文官考试制度所借鉴, 对当今中国社会的文化教育也还有深刻的影响。 所谓科举, 就是中国和东亚国家帝制时代设科考试、 选才任官的制度。自从隋炀帝大业元年(6 )建立进士科以后, 特别是唐代以后, 科举制逐渐进展壮大。到中晚唐时期, 绝大部分年份都开科取士。甚至到唐昭宗时, 唐朝已摇摇欲坠, 战乱不断, 还年2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年开科, 仔细对待科举取士。南宋洪迈《容斋随笔》四笔卷 6《乾宁复试进士》说: ”是时国祚如赘疣, 悍镇强藩请隧问鼎不暇, 顾惓惓若此”。唐王朝至昭宗时已是日薄西山, 气息奄奄, 但还是念念不忘科举取士。晚唐 80 年间, 只有 4 年停举, 除非万不得已, 科场年年照开。这 4 次停举皆因战乱, 政局动荡不安, 有 时 连 唐 皇 室 性 命 都 难 保 才 无 暇 顾 及 开 科 。 在”置君犹易吏, 变国若传舍”的五代十国时期, 战乱频仍, 烽火连天, 政局动荡不安, 在短短的 52 年中经历了 5 次改朝换代, 前后有 14 个皇帝走马灯似地登上中原政治舞台。但就是在这样动乱年代, 除了后梁有 3 年因考虑”举子学业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