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 一免疫的概念:机体对“自己”或“非己”的识别、应答过程中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的总和。正常情况下是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性功能。担负着机体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这三大功能。 二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 中枢免疫器官 骨髓、法氏囊 胸腺 外周免疫器官 淋巴结、脾、其他 免疫细胞 造血干细胞 淋巴细胞 T / B、NK 等 抗原呈递细胞(APC) Mφ、DC、 B 细胞 其它免疫细胞 中性粒、嗜酸、嗜碱性、肥大细胞、RBC 免疫分子 抗体、补体 细胞因子、粘附分子等 免疫功能 功能 生理性反应(有利) 病理性反应(有害) 免疫防御 清除病原生物及其他有害物质 超敏反应 免疫缺陷 免疫自稳 清除自身衰老、损伤的组织细胞 自身免疫病 免疫监视 清除体内突变细胞和被病毒等微生物感染细胞的能力 肿瘤的发生或持续性感染 根据免疫应答识别的特点、获得形式以及效应机制,可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 1.固有免疫 (innate immunity ) 又称天然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机体在长期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个体出生时就具备,可以遗传。 固有免疫的特点: ①非特异性:作用范围广,并非针对某一种特定抗原; ②效应迅速性:针对病原体及异物侵袭可迅速发挥作用; ③无记忆性:其应答模式和强度不随接触病原体的次数而改变。 2.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 又称获得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是个体受抗原刺激后获得的一类具有针对性的免疫功能,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不能遗传。 适应性免疫的特点: ①特异性:仅针对特定抗原发挥免疫效应; ②获得性:其免疫效应只有通过免疫系统接受抗原刺激后才能建立; ③记忆性:免疫系统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产生比初次快速、强烈的免疫效应。 免疫器官 一中枢免疫器官 功能:免疫细胞发生、发育、分化、成熟的场所。 包括骨髓和胸腺。 骨髓的功能 1.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 2.B 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3.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 胸腺的功能 1.T 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2.免疫调节功能 二外周免疫器官 功能:是成熟 T、B 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免疫应答发生的部位。 外周免疫器官包括: 淋巴结、脾脏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淋巴结的功能:1.T 细胞及 B 细胞定居的场所 2.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淋巴结的结构:1 皮质 1)浅皮质区:细 B 胞定居的场所 2)深皮质区:T 细胞定居的场所。 2 髓质 1)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