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根据大小、结构、化学组成分为哪 3 大类微生物?各大类微生物有何特点?包裹哪些种类的微生物? 1.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仅仅只有原始的核质,无核膜、核仁,缺乏完整的细菌器,只有核糖体,DNA 和 RNA 同时存在。它包括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和螺旋体。 2.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的分化程度高,有核膜和核仁,胞质内细胞器完整。如真菌属于此类。 3.非细胞型微生物:是最小的一类微生物,结构简单,只有一种核酸(DNA 或 RNA)存在。缺乏完整的酶系统,必须要在活细胞内增殖。如病毒属于此类。 G+菌与 G-菌细胞壁的异同点? 肽聚糖组成 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五肽交联桥构成坚韧三维立体结构 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构成疏松二维平面网络结构 细胞壁强度 较坚韧 较疏松 细胞壁厚度 20~80nm 10~15nm 肽聚糖层数 多,可达 50 层 少,1~2 层 脂类含量 少,1%~4% 多,11%~22% 磷壁酸 有 无 外膜 无 有 细胞壁共同的主要功能 (1)维持形态、抵抗低渗作用,保持菌体完整 (2)屏障作用 (3)物质交换作用 (4)抗原性 (5)致病作用 (6)细胞分裂中的作用 细菌的特殊结构有哪些?有何功能及意义? 1.荚膜功能:①抗吞噬②抗有害物质损伤③抗干燥。 2.鞭毛功能: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3.菌毛功能:①普通菌毛:与细菌粘附有关。②性菌毛:具有传递遗传物质作用。 4.芽胞功能:芽胞对理化因素(热、干燥、辐射、化学消毒剂等)具有高强度的抵抗力。此外,当芽胞成为繁殖体后,能迅速大量繁殖而致病。 细菌的生长繁殖分为几个时期,每个时期的特点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细菌群体的生长繁殖: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 特点 生长时期 迟缓期 对数期 稳定期 衰亡期 维持时间 1-4h 4-8h 10h 活菌数量 恒定,增加很少 对数增长 维持平衡 逐步减少 生长速率 零 最大速率 速率降低 死亡速率增加 细胞代谢 非常活跃 活性高而稳定 活性稳定 活性降低衰老 意义 迟缓期:细菌适应新环境,同时为分裂繁殖作物质准备。 对数期:观察形态及染色、药物敏感实验、菌种的保存。 稳定期:合成及分泌外毒素、抗生素;形成芽胞。 衰亡期:细菌形态发生改变。 影响细菌生长的环境因素 1、营养物质:水、碳源、氮源、无机盐及生长因子为细菌的代谢及生长繁殖提供必需的原料和充足的能量 2、酸碱度(pH):多数病原菌最适pH 为7.2--7.6,而结核杆菌最适p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