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氧气瓶能否横放的讨论氧气瓶盛装的是高压氧气,存在着物理和化学两方面的不安全因素:物理因素。氧气被压缩而压力升高后,有与周围常压取得平衡的趋向,当与常压之间的压差愈大,这种趋向也愈大。当很大的压差一旦以极短的时间在相当大的空间内迅速地达到这种平衡,即形成通常所称的“爆炸”。如果通过较小的孔隙在相对较长时间内达到这种平衡,就形成“喷射”。二者都能造成严重后果。化学因素。由于氧是助燃物质,一旦遇有可燃物质和引火条件,即可发生猛烈燃烧,甚至出现爆炸性火灾。为了防止上述两种不安全因素导致事故,确保安全,必须根据劳动保护部门的有关规定,严格遵守有关安全操作规则,正确合理使用氧气瓶,具体要求如下:(一)氧气瓶必须专用,不得挪用及代用;氧瓶需涂天蓝色油漆,文字标记要明显,对来历不明,充过其他气体或检验期已过的氧气瓶,未经适当处理,一律不可充氧。(二)氧气瓶在运输和装卸时,要关紧瓶阀,拧紧帽盖,轻移轻放,不得碰撞滑滚,抛甩坠落,不得与其它易燃易爆物品同车载运。(三)氧气瓶应储存于通风良好处,其温度不可高于50℃,不可曝晒。如达不到上述条件,应考虑降低瓶压。储瓶处应有灭火器材。(四)绝对禁止在储存和使用氧气的场所吸烟或明火作业,杜绝一切火种,减压器冻结时,应用清洁的温热水浸过的布包住减压器,使其解冻,不得用开水直接浇烫,更不得用火直接烘烤,若附近发生火警,来不及转移气瓶时,应将瓶中气体排空。(五)用氧时必须经过减压装置,启开瓶阀时,人应站在瓶阀的侧面,不得对着出气口方向。(六)氧气阀只能用手或适当的工具开关,不得击打敲砸,工具应专用,以免沾有油污,如沾了油污,一定要进行脱脂,一般油脂可用肥皂水清洗,重度污染的部件可用四氧化碳浸泡擦拭,吹干后再用。(七)阀门。减压器、压力表或附近的螺纹,不得用油脂及其它易燃物质润滑,必要时可用蒸馏水或以蒸馏水配的10%甘油润滑。(八)使用后的氧瓶内应留有0.4MPa以上的余气。其意义在于:1.表明该瓶没有作过其它用途。2.瓶内有压力时,外界杂物气体不易进去。3.下次充氧时不需“冲洗”。从以上文字分析,要求氧气瓶垂直摆放是为了防止“爆炸”伤人。乙炔瓶是一定要竖直放的。二、电气火灾火灾给国家、社会和人民群众带来很大的损失,在所有已发生的火灾事故中,有人作过统计,由于电气原因引发的火灾,占全部火灾的40%左右,并有上升的趋势,故电气火灾不容忽视。造成电气火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电气线路使用年限长久、绝缘老化、铜铝导线联结接触不良、缺乏正常维护、发生漏电打火,导致线路过热,烧坏绝缘,引起火灾。2.当导线发生短路时,电流可增大为正常时的数倍及至数十倍以上,而产生的热量又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导线温度急剧上升,当绝缘层温度超过250摄氏度时,线路就会起火,此种情况殃及面与短路导线长度成正比。3.电气开关熔断器熔断时的熔珠以及开关通断时产生的火花落在下方易燃物上可能引发火灾。4.电动机、变压器等设备的绕组或铁心发生短路时,会产生过热温度,严重时会烧毁设备或引发火灾。三相电动机缺相运行会导致电流剧增、电动机过热。5.电热器具、照明灯具工作时靠近易燃物或用完后忘记切断电源,如搁置在引燃基座上或用完后余热未散,立即装入可燃的包裹里,均会引起火灾。6.进行电焊作业,不采取安全措施,使焊接电弧烤燃可燃物或使火花、熔渣落在可燃物上而引发火灾。7.电气设备过载运行、机械设备的转动部分卡住,造成转矩过大均会导致设备过热。8.电源电压高于或低于额定电压的15%以上,会致使线路电流增大甚至出现危险温度。9.断路器、控制器等在非正常情况下进行操作,出现的强烈电弧极易灼伤操作人员或引起火灾。油断路器、电力变压器等设备的绝缘油在高温电弧作用气化分解,会发生燃烧或爆炸。为有效的预防电气火灾,应采取以下安全措施:1.提高电气工作人员的安全素质,使之懂得电气装置在安装、使用、维护过程中的安全要求。广泛宣传安全用电和电气防火知识,使人们掌握安全用电和电气火灾扑救方面的基本知识。2.电气设备和线路设计要合理,安装要可靠,使用要遵章,维护要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