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微生物学核心笔记(全) 绪 论 第一节: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一、“微生物”的含义(什么是微生物) 非分类学上名词,来自法语“Microbe”一词。 是形体微小、单细胞或个体结构简单的多细胞、甚或无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的通称。(插入) 二、生物分界(微生物在生物界的位置) 1、两界系统(亚里斯多德) 动物界 Animalia:不具细胞壁,可运动,不行光合作用。 植物界 lantae:具有细胞壁,不运动,可行光合作用。 三界:原生生物界 rotista:(E. H. Haeckel, 1866年提出) 2、五界系统 R. H. Whitakker, Science, 163: 150-160, 1969 原核生物界 Monera:细菌、放线菌等 原生生物界 Protista:藻类、原生动物、粘菌等 真菌界 Fungi:酵母、霉菌 动物界 Animalia: 植物界 Plantae: 五界系统是以细胞结构分化的等级以及和光合、吸收、摄食这三种主要营养方式有关的组织类型为基础的。 六界:加上病毒界。 3、三界(域)系统 Woese用寡核苷酸序列编目分析法对60多株细菌的16SrRNA序列进行比较后,惊奇地发现:产甲烷细菌完全没有作为细菌特征的那些序列,于是提出了生命的第三种形式--古细菌(archaebacteria)。随后他又对包括某些真核生物在内的大量菌株进行了16Sr RNA(18SrRNA)序列的分析比较,又发现极端嗜盐菌和极端嗜酸嗜热菌也和产甲烷细菌一样, 具有既不同其他细菌也不同于其核生物的序列特征,而它们之间则具有许多共同的序列特征。 于是提出将生物分成为三界(Kingdom)(后来改称三个域):古细菌、真细菌( Eubacteria)和真核生物(Eukaryotes)。1990年,他为了避免把古细菌也看作是细菌的一类 ,他又把三界(域)改称为:Bacteria(细菌)、Archaea(古生菌)和 Eukarya(真核生物)。并构建了三界(域)生物的系统树。 四 、 微 生 物 特 点 生 命 基 本 特 征 : 生 命 通 过 它 的 耐 久 性 、 适 应 性 、 它 的 生 长 及 修 复 的 能 力 和 它 的 繁 殖 而 延 续 下 去 , 这 是 生 命 的基 本 的 和 普 遍 的 特 征 。 新 陈 代 谢 , 包 括 外 部 的 和 内 部 的 , 是 一 切 生 命 的 另 一 基 本 特 征 。 控 制 与 调 节 , 是 生 命 的 又 一 基 本 特 征 。 体 积 小 、 比 表 面 积 大 大 小 以 um计 , 但 比 表 面 积 ( 表 面 积 /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