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选读《乐民之乐忧民之忧》教案备课人:王晓荷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并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用法和特殊句式的特点。2.准确翻译一些重要句子。方法与途径:1.主要学习第 1 则选文和第 3 则选文。2.诵读课文,对照注释,参考译文,借助工具书,梳理课文内容。情感与评价:1.引导学生理解孟子与民同乐的民本思想,把握孟子“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的思想及其现代意义。2.整体感知孟子思想的进步性,引导学生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树立忧患意识,先忧后乐,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乐观向上,走向未来。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制作多媒体 PPT 课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近孟子,具体形象理解“与民同乐”、“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的思想及其现代意义。教学重点:主要学习第 1 则和第 3 则,掌握文言实词、虚词用法和特殊句式的特点,准确翻译重点句子。体会对比说理及其作用。教学难点: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视角恰当评价孟子思想的进步性,如何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立身处世,解决遇到的人生现实问题。教学准备:利用网络搜集中国儒学及孟子有关图片、著作及评价资料,配以适当的民乐,制作PPT 课件,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形象理解孟子其人其事,准确认识评价孟子“与民同乐”、“乐民之乐,忧民之忧”思想的现代价值。把学生分成 8 个学习小组,组长负责,课前自主预习,要求课堂上学生组内、全班充分展示,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示标:播放 PPT 课件凝重的音乐声中,展示总理表情图片 1 和 2:2008 年 5 月 12 日汶川大地震发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抵达地震灾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这是温总理在北川中学救援现场,疲惫的身躯,有力的挥手,沙哑而高大的声音: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尽力救援幸存者,哪怕只有 1%的希望,也要尽 100%的努力。让世界震撼,让灾区人民深受鼓舞,让全国人民增强了战胜地震灾害的决心和勇气!展示文字材料:1961 年 4 月,周恩来总理来到西双版纳,正遇傣族新年泼水节,他便穿着傣家人服饰与边疆各族人民共同欢庆民族节日。他一边跳舞一边泼水,泼出的吉祥之水,幸福之水,成为党和政府关心少数民族和边疆各族人民的永恒见证。历史的见证,温馨的回忆,乐民之乐,忧民之忧,先忧后乐,亲民的总理人民记,人民的好总理人民爱。那么,作为先哲的孟子又是如何看待“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的呢?一、自主学习:1.背景提示:孟子是继孔子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