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科目:物理年级:高三高三总复习第一章力第四章物体的平衡策划: 沈宇喆[本章知识结构 ] 1.力的概念:重力、重心弹力、弹力方向摩擦力、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2.力的合成与分解:(1)共点力的合成平行四边形法则合力的大小(2)力的分解:力分解的依据和唯一解的条件正交分解法3.物体的受力分析隔离法与整体法在受力分析中的应用4.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平衡条件:0F平衡条件的分量表达式00yxFF5.有转动轴物体的平衡平衡条件:0M一般物体的平衡条件:须同时满足:00MF[重点与难点分析 ] 一.力的基本概念:1.力的意义:①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找不到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的力不存在. ②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③力是物体的动量变化率:tPF2 / 15 2.力的性质:①矢量性:力有大小,有方向,合成分解遵守平行四边形法则.力是滑移矢量,在物体上沿力的作用线改变力的作用点,作用效果不变.当物体可以被视作质点时,或当力对物体没有转动效果时,力还可以在物体上平移.反之则不可 . ②物质性: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③相互性:力总是成对出现的.有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互为施、受力物体,两个力互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它们的关系满足牛顿第三定律.注意作用力,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区别 . 3.力的作用效果:①静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 ②动效果: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4.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力可以由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在做力的图示时,只能选取一个标度. 二.几种常见力:1.重力: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①产生条件: 物体处在地球附近的重力场中. 重力是场力, 这点类似于电场力和磁场力. ②大小:G=mg(g 为物体所在位置的重力加速度)重力大小随物体在地面上的纬度位置和距离地面的高度而变化.重力大小不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重力是地球对地球表面上物体的万有引力的分力,如图1-1 所示 A 点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物体静止时,对竖直悬绳的拉力和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量.当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时,其本身重量不变. ③方向:总是竖直向下,而不是指向地心.注意竖直向下不等于垂直接触面向下. ④作用点:重心.确定薄板状物体重心位置的方法:二次悬挂法.所依据的原理:物体静止时,绳拉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即满足二力平衡条件. 2.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形变而对使之产生形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