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家的故事读书笔记【篇一:《科学家的故事》读书笔记】《科学家的故事》读书笔记我读了一本能我们去了了解古今中外的科学家的知识,更加深层的,去了了解这些伟大的人。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涌现了无数令人敬佩的科学家,他们有自己最独特的思想和广博的知识最睿智的目光,永不停息的上进精神。他们为了让社会有着更大的进步与发展作出了最大的贡献。其中,令我记忆犹新的一位名人是:黄道婆。她之所以让我记忆犹新是因为她是一个十分懂礼貌的一个人。首先,请由我来介绍介绍下黄道婆吧!黄道婆原名黄阿妹,出生在上海华泾镇,因出身贫苦、贫寒,自幼就被卖给别人做了童养媳,在婆家是吃不饱,穿不暖,还常常被打,还要看别人的脸色。有这么一天,她终于受不了在婆家的那种日子了,于是她从婆家一直跑到当地的码头。跳上了前往黎族自治区的渔船,由于十分饥饿。她跑到了船上的小厨房里,正准备吃一点儿东西的时候,忽然,厨师沈大爹走进了厨房。他们聊着聊着,黄阿妹讲起了自己悲惨的身世。沈大爹于心不忍,只好带着她走了。由于黄阿妹不愿回家乡,沈大爹把她托付给了一位黎族老婆婆。在这度过了37年后,她又返回了自己的故乡了,让那里的人们有了新的纺织机与技术。在《科学家的故事》这本书里向我们展现的是他们儿时的成长过程,在那时的生活感受和许多成功的经验和荣耀。让我们懂得了科学知识的重要性,更让我们懂得了科学家在世界上的重要性和地位与作用。【篇二:化学家的故事】中国化学家杨石先的故事杨石先教授1896年生宁杭州,祖籍安徽怀宁。1918年于北京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毕业后,两次被选送赴美留学,先攻读农科,后改修化学,分别在康奈尔大学和耶鲁大学获硕士、博土学位。回国后,历任南开大学教授、西南联合大学教务长兼化学系主任,第一至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委员、国家科委化学组组长、全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化学会理事长,南开大学校长、名誉校长,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等职。杨石先教授是一位久负盛名的化学家、教育家。1949年9月,他作为教育界的代表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事业,忠诚于教育事业,坚持真理,刚正不阿,德高望重。杨石先教授长期从事有机化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他认为,高等学校有雄厚的科学研究后备力量,应该担负教学和科研双重任务。在教学上,他非常注意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在科研方——面,他创建了我国高等学校中第一个化学研究机构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指出学科发展方向,大力培养人才。他多年从事农药化学和磷有机化学的研究,成为我国从事这一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他先后领导研制成功杀虫剂久效磷、螟铃畏,除草剂燕麦敌、胺草磷,杀菌剂叶枯净等十几种新农药,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译书《有机磷农药的有机化学与生物化学》、编著《国外农药进展》等,为我国农药化学和磷有机化学的发展莫定了基础,作出了重大贡献。杨石先教授在南开大学执教六十余年,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科学、教育入才。为了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他严谨治学、精勤俭业,虽身居领导职务,兼任多项社会工作,又年事已高,但始终坚持讲课、著作、指导研究生、培养中青年教师,为人民教育事业奋斗了一生。杨石先教授长期担任中国化学会理事长和国家科委化学组组长。他参与领导筹建了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由于他在化学界的崇高威望,在一些重要的全国性会议上,他往往担任化学方面的领导。1956年制订十二年科学规划与1962年制订十年科学规划,他都任化学组组长。他对中国化学会及所办的刊物十分关心和支持,并亲自主持过许多重大会议,撰写过不少重要文章。他胸怀全局,作风民主,秉公持正,实事求是,因此能团结、联系全国化学界,同心同德,促进我国化学事业兴旺发达,在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化学家李比希化学家李比希,1803年5月12日生于德国的达施塔特。他的父亲是一个经营染料、油脂和药物的商人,店里有些货物要自己制造。因此,李比希在少年时就得在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