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耳鼻喉科发展规划眼耳鼻喉科发展规划•我院是新搬迁的政府扶持的一家公立性医院,现在是我院发展的关键阶段,眼耳鼻喉科应在新形势下科学统筹、规划发展思路和目标,科室合理安排发展规划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根据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建设,结合科室实际,拟定可持续发展规划:一、改变思路,重新定位一、改变思路,重新定位•1、我们原有的等、靠、要的业务思维,需要改变,随着患者主观意识增强,我科应该在引进先进技术医疗设备的同时,也需要“走出去”拓展业务。眼耳鼻喉科属于手术科室,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只是检查开药,也应该引进先进技术医疗设备,开展常规性手术。眼科检查设备及手术治疗设备极其匮乏,按照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建设的要求相差太远,别说先进、高端设备,就连最基础设备都不具备,眼科所有手术都必须在显微镜下进行,耳鼻喉科更是,除了额镜以外无任何基础性设备,更谈不上手术设备,连最起码的检查椅都没有,病人在圆凳上接受检查,这些问题也希望领导们给予支持才行,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22、服务出效益,管理出质量。、服务出效益,管理出质量。•以建立患者为中心,可开展眼耳鼻喉科手术治疗的综合性科室为目标,眼耳鼻喉科属于手术科室,不能单靠检查开药来发展科室,先进、高端的手术不做,但基础性的手术是可以的,但这也需要领导们支持引进手术设备才行。服务光靠嘴是不行的,必须有设备才有说服力,不管是检查设备还是手术设备。没有设备什么也做不了,现在是信息化时代了,必须与时俱进才行,总是跟在别人后面跑是永远发展不了的。二、团队建设,科学管理。二、团队建设,科学管理。•1、完善人员配备,建立合理的人才梯队;我科现有人员两名,一名主治医师,一名住院医师,人才极度紧缺,眼科从就诊、检查、治疗,至少需要3-4人,耳鼻喉科同样是这个问题,现在人员太紧缺了,尤其是现在病人越来越多,每天都不能按时下班,真是分身乏术。•长此以往,人员极度疲乏,这也是一个医疗隐患问题。•2、坚持每周开展科室学习,把内部培训与外派学习双重结合,重点提升全科人员专业技能;•根据科室现状,人员紧缺,不能集中外出培训的情况,每周1天外出学习。孰不知现在的技术知识,日新月异,必须跟上时代步伐,否则将被这个时代所淘汰,学习也是一样,不进则退,所以要时时更新,不断学习才行。•3、完善绩效管理,强化考核机制,医务人员必须掌握相关的技能,定期举办实操考核,提升服务质量和自我价值。•4、服务从我做起,多走动,多沟通,多随访,做到以病人为中心,百姓满意。三、增加检查与治疗项目三、增加检查与治疗项目•1、干眼症、泪道阻塞、糖网检查等;•2、儿童斜弱视检查及治疗项目、角膜塑形镜;•3、听功能评估检查设备及治疗项目;•4、睡眠监测、阻抗测听、耳鸣耳聋治疗等;•5、逐步引进电子喉镜打印系统,支撑喉镜、手术显微镜等设备。四、业务规划、可持续发展四、业务规划、可持续发展•第一阶段:1、建立新管理模式,完善硬件基础建设;我们既迈不了一小步,更迈不了一大步,根据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建设的要求,我们只请求院领导能够完善科室最基础的硬件设备的配备,也算科室迈出了发展的第一步。这必须靠院领导的支持才能迈出发展的关键一步。科室人员信心十足,愿在院领导的帮助与支持下努力拼搏,但上战场必须有枪才行,不能光靠嘴说打胜仗,何况现在这么发达的时代,更需要有发展远光,开拓未来。•2、完善各项制度与流程,严格把控质量标准;•3、积极开展社区服务,不断拓展医疗服务范围与服务市场。•第二阶段:1、打造科室项目特色(如塑造白内障复明中心,眼视光中心,听力诊疗中心等),深化服务意识。•2、形成核心竞争力,优秀的团队、先进的技术设备、贴心的服务;这是发展的基础上重中之重。•3、优化服务链条:外联-导诊-挂号-检查-门诊-随访-复查,全方位跟进。这是服务的可持续性核心。•第三阶段:1、品牌目标,力争成为本地第一,患者看眼科、看耳鼻喉科首选的医院;•2、整合营销,多元化业务渠道: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医等建立服务关系,并开展社区义诊、学校体检,健康讲座,建立患者健康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