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玫瑰三愿音乐学分析

玫瑰三愿音乐学分析_第1页
1/3
玫瑰三愿音乐学分析_第2页
2/3
玫瑰三愿音乐学分析_第3页
3/3
《玫瑰三愿》音乐学分析《玫瑰三愿》音乐学分析《玫瑰三愿》就是黄自在1932 年创作的 ,由龙七所写的现代诗为词。黄自就是我国二十世纪30 年代重要作曲家 ,音乐教育家 ,早年留学美国 ,游历欧洲数国。回国后 ,在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任教 ,培养了许多优秀音乐人才,作曲家江定仙、 刘雪庵、贺绿汀、陈田鹤等人,都就是她的弟子 ,黄自就是对我国早期音乐教育的奠基人。在她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多种体裁形式的音乐作品,她的音乐创作中 ,以声乐作品为主 ,而她的艺术歌曲创作就是她的声乐作品中最为出色的。词作者龙七原名龙榆生。 她曾在上海国立音专教授文学,就是位非常著名的词人。1932 年“一· 二八”事件后 ,她回到闸北旧居 ,瞧到闸北一带被日本军大肆破坏,感慨万分 ,淞沪抗战停战后 ,见校园里的玫瑰凋零 ,景物全非 ,写下了《玫瑰三愿》的诗词以寄感慨 ,黄自马上把它谱成了一首声情并茂的艺术歌曲,不仅经常在当时的音乐会上演唱 ,至今还就是许多声乐演唱家的保留曲目。 《玫瑰三愿》就是黄自创作的最著名的一首抒情歌曲,也就是她为音乐会演唱所写的独唱曲,此类作品还有《春思曲》、《思乡》等。 1933 年,黄自将这三首作品以《春思曲》为名,作为她的第一本歌集 ,由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玫瑰三愿》就是一首通谱体歌曲 ,作品以拟人的手法表现了玫瑰的音乐形象,采用小提琴与钢琴的双重伴奏,整曲分为上下阙 ,E 大调 6/8 拍子,上阙开头两小节运用了模进手法 ,“玫瑰花 ,玫瑰花 ,烂开在碧栏杆下” 前两句重复 ,但在感情上第二句更为激动。《玫瑰三愿》音乐学分析两句中多用连音符号 ,增强了歌曲的抒情性与艺术美感,第二句第十二小节中改为 9/8 拍子,首拍达到了本曲第一个高音,突出“开”字 ,变化音# 7 加强了玫瑰幽怨的情感 ,此小节运用了十六分音符的连音及6 度跳 ,带有花腔的炫技 ,上阙在伴奏中采用了柱式与弦,强调了每个字的感情性,最后结束在主与弦的上行琶音上,自然引出下阙。下阙讲述了玫瑰的 “三愿” ,“我愿那妒我的无情风雨莫吹打,我愿那爱我的多情游客莫攀摘” ,两句就是一个二度下行模进,以中强起音 ,过渡到弱句 ,为玫瑰的“三愿”酝酿了感情基础 ,两句分别出现了上6 度跳,充分展示了声乐的演唱技巧,并把歌曲推向高潮 ,“我愿那红颜常好不调谢”,“三愿”感情升华至强,在第 23小节 ,出现了上十度跳的最高音,达到了歌曲的高潮。“三愿”的旋律性强 ,感情饱满 ,伴奏为上行分解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玫瑰三愿音乐学分析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