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心理学课程论文——从环境心理学角度解析居住区空间设计班级: XXX 姓名: XXX 学号: XXX 摘要: 应用环境心理学学科理论对居住小区进行调研、分析,解析户外环境与人群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年龄层次之间人们行为模式的差异与联系,探寻不同年龄阶段人群对户外空间的需求,寻求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 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人群心理需求的途径。也就是说对于一个建筑师或规划师,对规划和建筑必须要考虑环境对人心理的影响,必须将环境心理学应用到我们的建筑规划当中。关键词 : 环境心理;居住小区;环境设计;年龄层次;行为模式;公共空间;行为心理;空间形态;健康住宅引言随着房地产的高速发展,居住区空间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并成为重要的卖点之一。因此建筑设计项目中越来越重视对人的行为习惯与心理感受的考虑,“以人为本”成为首要设计思想。如何将环境心理学的有关理论有效地应用在居住小区实践设计中的研究正迅速发展。设计师充分考虑人的各方面需求,从而产生良好的效果,达到设计的目的,从而做出成功的环境设计。本文通过对南京蓝山国际公寓进行针对性的调查与研究, 探寻创造符合现代生活模式、适合各种人群行为及心理需求的室外休闲活动场所和交往空间的方法。一、环境心理学的内涵及其有关理论环境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在公共空间设计中有广泛的应用, 它研究的是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尤其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场所带给人们不同的心理感受, 产生不同的行为模式这一方面。 应用最多的五条理论依次为: 环境感知理论、私密性需求、领域性特征、个人空间尺度理论和不同年龄段人群相互交往的需求。1. 环境感知理论人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等器官感觉来接收环境信息。从环境获取的这些信 息, 经过感知者自身的经验 , 把知觉对象的前后关系和背景参与进来, 形成人对环境的感知。 人通过环境感知来感受和评价公共景观。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年龄段人群对环境的感知又有所不同。2. 私密性需求私密性即人们(个体或群体)设法控制自己对别人开放或封闭的程度。私密性包括四种 类型:独处、亲密、匿名和保留。它是一种能动的过程 , 重要的是要给使用者提供选择的机会。环境的设计是尽可能提供私密性调整的机制。所谓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中考虑使用者的私 密性, 就是对空间进行合理的安排, 使陌生人之间的接触平静和有效。3. 领域性特征领域性指个体或团体暂时或永久地控制一个领域,可以是一个场所或物体。领域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