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 总论〔一〕项目背景1、项目名称*** 年产 20000 吨高效有机肥项目2、承办单位概况⑴承办单位及法人代表承办单位: *** 法人代表: *** ⑵承办单位概况***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⑴编制依据①国家发改委颁布的《一般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②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标准及标准;③建设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④设计单位收集的基础资料。2 ⑵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⑶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①在设计研究过程中坚持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赢为目的,选择先进的工艺路线、 合理的设备, 确保产品质量在国内市场的先进性。②充分利用本项目在吉林省的资源方面的优势,节省投资, 缩短工期,提高效益,尽快收回投资。③在设计研究过程中,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规、标准,搞好环保、节能、卫生安全及消防等设计。4、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⑴ 是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和无公害绿色农业的需要二十世纪以来,随着工业化、现代化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世界发达国家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农业生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严重问题。由于人口急剧增长以及人类对资源不合理的开发活动,生态环境与资源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趋于枯竭;生态环境质量恶化; 出现了发达国家粮食过剩和发展中国家近8 亿人口粮食短缺的矛盾。3 为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人们进行了很多探索, 其中 以生产绿色、有机农产品、 减缓常规农业方式给资源和环境造成的严重压力为主要目标的替代农业是其中较为有效的方式之一。特别是进入80 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思想得到世界各国响应,绿色、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和发展在全球已成为可持续农业生产的重要途径之一。国际上与绿色食品相类似的食品在英语国家多称有机食品,在芬兰、瑞典等非英语国家称生态食品,在日本称自然食品。 虽然叫法不同,但基本上都是指, 限制产品生产过程中化学肥料、农药和其它化学物质使用而生产的食品。早在八十年代末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化肥使用量最大的国家,以九十年代中期计, 单位面积平均施肥量是世界的3.8 倍,其施用量还在日趋增多,仅三年时间〔95 年~ 98 年〕又增加近10 %,其中氮素化肥占56%。化学肥料使用量愈多植株利用率愈低,进入环境的量愈多。 90 年代以来化肥的利用率只有30 %,其余 70 %进入了环境。这些化学合成农药、除草剂、杀虫剂,几乎得不到任何分解而反复在环境中循环,破坏生态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