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化学反应严格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方程式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后,往往各分子左右数目不等,这就需要配平来解决。配平注意要点通常考试配平题所给方程式等号写的是短线,需要考生把短线改为等号,否则是没有分的。如KClO3——KCl+O2↑,配平后要把短线改为等号2KClO3==2KCl+3O2↑,(一)最小公倍数法这种方法适合常见的难度不大的化学方程式。例如,KClO3→KCl+O2↑在这个反应式中右边氧原子个数为2,左边是3,则最小公倍数为6,因此KClO3前系数应配2,O2前配3,式子变为:2KClO3→KCl+3O2↑,由于左边钾原子和氯原子数变为2个,则KCl前应配系数2,短线改为等号,标明条件即:2KClO3==2KCl+3O2↑(二)奇偶配平法(原理配平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化学方程式两边某一元素多次出现,并且两边的该元素原子总数有一奇一偶,例如:C2H2+O2→CO2+H2O,此方程式配平从先出现次数最多的氧原子配起。O2内有2个氧原子,无论化学式前系数为几,氧原子总数应为偶数。故右边H2O的系数应配2(若推出其它的分子系数出现分数则可配4),由此推知C2H2前2,式子变为:2C2H2+O2→CO2+2H2O,由此可知CO2前系数应为4,最后配单质O2为5,把短线改为等号,写明条件即可:2C2H2+5O2==4CO2+2H2Oe.g.(1)从化学式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推求有关反应物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和这一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2)根据求得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再找出其它化学式的倾泄计量数,这样即可配平。例如:Fe2O3+CO——Fe+CO2观察:所以,1个Fe2O3应将3个“O”分别给3个CO,使其转变为3个CO2。即Fe2O3+3CO——Fe+3CO2再观察上式:左边有2个Fe(Fe2O3),所以右边Fe的系数应为2。即Fe2O3+3CO——2Fe+3CO2这样就得到配平的化学方程式了Fe2O3+3CO==2Fe+3CO2例:配平H2O+Fe→Fe3O4+H2第一步:配平氧原子4H2O+Fe→Fe3O4+H2第二步:配平氢原子、铁原子4H2O+3Fe→Fe3O4+4H2第三步: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4H2O+3Fe==Fe3O4+4H2(三)观察法配平有时方程式中会出现一种化学式比较复杂的物质,我们可通过这个复杂的分子去推其他化学式的系数,例如:Fe+H2O──Fe3O4+H2,Fe3O4化学式较复杂,显然,Fe3O4中Fe来源于单质Fe,O来自于H2O,则Fe前配3,H2O前配4,则式子为:3Fe+4H2O=Fe3O4+H2由此推出H2系数为4,写明条件,短线改为等号即可:3Fe+4H2O(g)==Fe3O4+4H2↑(四)归一法找到化学方程式中关键的化学式,定其化学式前计量数为1,然后根据关键化学式去配平其他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若出现计量数为分数,再将各计量数同乘以同一整数,化分数为整数,这种先定关键化学式计量数为1的配平方法,称为归一法。做法:选择化学方程式中组成最复杂的化学式,设它的系数为1,再依次推断。第一步:设NH3的系数为11NH3+O2——NO+H2O第二步:反应中的N原子和H原子分别转移到NO和H2O中,由此可得1NH3+O2——NO+3/2H2O第三步:由右端氧原子总数推O2系数1NH3+5/4O2——NO+3/2H2O第四步:取最小公倍数相乘4NH3+5O2——4NO+6H2O(五)利用配平诗集配平这部分诗包括六首小诗,前五首向你介绍了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五种配平方法,第六首诗告诉你在实际配平过程中,如何灵活巧妙地运用这五种方法。如果你能记住并理解这六首小诗,那么你就可以自豪地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我不会配平……”歧化反应的简捷配平法三种价态先标记,两者相减第三系。若有约数需约简,悠然观察便配齐。说明:1.歧化反应又称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在歧化反应中,同一种元素的一部分原子(或离子)被氧化,另一部分原子(或离子)被还原。如:KCIO3→KCIO4+KCIS+KOH→K2S+K2SO3+H2O2.这首诗介绍的是歧化反应的一种简捷配平方法。用该方法配平,简捷准确,速度可谓神速!解释:1.三种价态先标记:意思是说歧化反应简捷配平法的第一部是首先标记清楚反应式中不同物质分子中发生歧化反应的元素的化合价。如:S0+KOH→K2S-2+K2S+4O3+H2O2.两者相减第三系:意思是说任意两个化合价的变化值(绝对值),即为第三者的系数。3.若有约数需约简:意思是说由第二步得到的三个系数若有公约数,则需要约分后再加到反应式中去。根据诗意的要求分析如下:在S和K2S中,S0→S-2,化合价变化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