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接触氧化池操作规程一、 工艺简介接触氧化是一种以生物膜法为主兼有活性污泥法的生物处理工艺。经过充分充氧的污水, 浸没全部填料并以一定的速度流经填料, 生满生物膜的填料表面经过与充氧的污水充分接触, 使水中有机物得到吸附和降解, 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二、 接触氧化池工艺过程1、调试1.1 首先在池的前、 中、 后三段挂设 3 根填料柱( 观察挂膜情况) 1.2 根据池体有效容积的 5%左右投加压滤污泥( 含水率 80%左右) , 然后, 闷曝 24 小时左右( 曝气全开, 恢复污泥的活性) 1.3 减少曝气量并投加面粉, 根据容积负荷 0.2 投加( 按 1kg 面粉=0.8kgCOD 粗略计算) 并每 7 天提高 0.2 的负荷直到达到设计值, 期间少量进水并减少面粉的投加量。2、 根据具体情况经过控制阀门调整充氧量。3、 氧化池出口处的溶解氧控制在 2-3mg/L。4、 当池中污泥不增长或减少时, 可能因微生物所需养料不足, 或过度曝气污泥自身氧化所致, 要适当减少风量。5、 鼓风机不能停止曝气 1 小时以上。6、 当填料上生物膜有严重脱落现象时, 说明进水中有毒性污染物浓度太高, 这时应降低进水污染物浓度再运行。7、 常常观察活性污泥生物相, 上清液透明度, 污泥颜色、 状态、 气味等, 并定时测试反映污泥特性的有关指标。8、 池中产生泡沫时, 应实行喷淋消泡剂等措施。9、 定期( 3-5 天) 排放池底部污泥数分钟, 以防时间过长发生厌氧 , 影响好氧生化效果。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0、 回流沉淀池活性污泥, 提高氧化池污泥浓度, 增强除磷脱氮效果, 回流量控制在进水量的 50%, 视沉淀池出水情况和氧化池污泥浓度增减。11、 严格控制生物膜厚度, 保持好氧层厚度 2mm 左右。三、 好氧反应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异常现象症状分析及诊断解决对策氧化池有臭味氧化池供 O2不足, DO值低, 出水氨氮有时偏高增加供氧, 使氧化池出水 DO 高于 2mg/l污泥发黑氧化池 DO 过低, 有机 物 厌 氧 分 解 析 出H2S, 其 与 Fe 生 成FeS增加供氧或加大污泥回流污泥变白丝状菌或固着型纤毛虫大量繁殖如有污泥膨胀, 参照污泥膨胀对策进水 PH 过低, 氧化池 PH≤6 丝状型菌大量生成提高进水 PH氧化池表面出现浮渣似厚粥覆盖于表面浮渣中见诺卡氏菌或纤发菌过量生长, 或进水中洗涤剂过量清除浮渣, 避开浮渣继 续 留 在 系 统 内 循环, 增加排泥污泥未成熟, 絮粒瘦小; 出水混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