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葱栽培技术 我县总堡、新民等乡镇种葱时间长,但一直未形成大的生产规模,主要原因是本地葱品种单一,种子大多由农户自繁自育,品种优良性状均有不同程度的退化,导致品质和产量下降,影响了葱产业的快速发展。为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探索一种在川水地区高产出高效益的产业,民和县菜篮子办公室于 2008年从河北故城引进了五洲巨葱 。巨葱的引进,不但丰富了我县大葱种植品种,增加花色品种,而且促进了葱产业快速发展,从而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特别是近年推广的当年育苗、当年冬麦收获后移栽的模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益。 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大葱属百合科植物,植株直立;根系属须根系,土壤分布较浅;叶簇生,管状,圆筒形而中空,先端尖,叶表面披蜡粉;叶鞘为多层的环状排列抱合形成假茎,假茎经培土软化栽培后就是葱白,它是养分的贮藏器官和食用部分,也是大葱的主要经济产物。 2.生育周期:大葱的生育周期可分为:发芽期、幼苗期、假茎(葱白)形成期、贮藏越冬休眠期、抽薹开花期和种子成熟期。因为大葱的主要经济产物是假茎(葱白),所以生产上应主攻营养生长,防止抽薹开花。 3.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大葱是耐寒作物,种子在 2℃一 5℃条件下能正常发芽,在 7℃一 20℃内,随温度升高而种子萌芽时间缩短。生长最适温度为 15℃一 25℃,气温超过30℃则生长缓慢。大葱 3叶以上的植株在 0℃一 3℃持续7天或3℃一 5℃持续15天,就可通过春化阶段进入花芽分化。 (2)光照:大葱为短日照作物,对光照强度要求不严格。但若光照强度过低,日照时间过短,光合作用弱,光合产物积累少,生长不良;光照过强,时间过长,叶片容易老化。大葱只要在低温条件下通过了春化,不论在长日照或短日照条件下都能正常抽薹开花。 (3)水分:大葱叶片管状,表面多蜡质,能减少水分蒸发,较耐旱,但根系无根毛,吸水能力差,所以大葱在各生长发育期都要供应必需的水分。但大葱不耐涝,炎夏高温多雨季节应注意排水防涝,以免烂根死苗。 (4)土壤:大葱对土壤适应性广,但根群小,吸肥能力差,因此,要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种植大葱。大葱对土壤酸碱度要求以pH值7.0—7.5为宜,pH值低于 6.5或高于 8.0时,对种子发芽及植株生长有抑制作用。大葱对土壤中氮肥较敏感,但仍需与磷、钾肥合理配合施用,才能获得高产。大葱在沙质土壤中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