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头颅CT及MRI

头颅CT及MRI_第1页
1/13
头颅CT及MRI_第2页
2/13
头颅CT及MRI_第3页
3/13
神经外科学CT 基础 一、基本原理 ●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GHY)简称 CT 当高度准直的 X 线束对人体某一部位作断层扫描(通常是横断面)时,部分光子被组织吸收,X 线强度因而减弱,未被吸收的光子穿通人体后,被检测器接收,然后经放大并转化为电子流,作为模拟信号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重建成图像。 CT 的特点是能够分辨人体组织密度的轻微差别,所采用的标准是根据各种组织对 X 线的线性吸收值(μ 值)决定的。为了计算和论述方便,μ 值被划分为 2000 个单位,称为CT 值。 水的 CT 值是 0; 最上界值是密质骨+1000(密度最高、白色); 最下界值是空气-1000(密度最低、黑色)。 ● 增强扫描 经静脉给以水溶性造影剂使病变部位组织强化。其原理与局部血流量增加或血液内含碘增高、血脑屏障被破坏、造影剂外漏等因素有关。 二、典型横断面的正常 CT 表现 1.颅底层面 前方见双眼对称位于锥形眼眶内,边缘呈环状,称眼环。球前晶状体呈凸透镜样致密影。球后有束状软组织条索通向眶尖,为视神经。眶内侧壁是菲薄的筛板,呈断续的细骨线样。 两眶之间是筛窦,后连蝶窦,均为 CT 值很低的气体影。蝶窦后方是中间相连的呈八字的骨影,为左右颞骨岩部。岩部前方是颅中窝,内含颞叶,颞叶密度不均,是由于颅底骨的伪影干扰。 岩骨后方是颅后窝,内见中央的第四脑室、其前方的桥脑和其后方的小脑。 颅底层面:EB:眼球;ES:筛窦;TL:颞叶;TB:颞骨;4V:第四脑室;C:小脑;SPHS:蝶窦 2、蝶鞍层面 前方扫描到眼眶上部,额骨常可看到额窦,其前方显示额叶的下面。颅中窝前面是蝶骨小翼后缘,由此伸出尖突的前床突,前床突间是鞍结节,鞍结节前邻视交叉沟,后方和鞍背之间是低密度的垂体窝,内有垂体。 颅中窝可见到颞叶和岩骨。 在颅后窝,4 室显得大些,境界清楚,呈凹面向后的马蹄形。后面接圆形稍高密度影的小脑蚓结节。蚓结节两旁是高密度的小脑扁桃。 增强扫描可见到桥前池中心的基底动脉呈致密圆点。 蝶鞍层面增强扫描:CG:鸡冠;GC:脑垂体;PC:桥前池;BA:基底动脉;4V:四脑室;C:小脑;OF:眶内脂肪 3、鞍上池层面 鞍上池呈五角星形或六角星形。其前脚连于纵裂池,内走大脑前动脉;俩外侧角连于侧裂池,内走动脉中动脉;两后外侧角延续于环池,内走大脑后动脉;第六个角位于后缘中央,是脚间池。 鞍上池位于中线,两侧部相互对称,池内有时可见到“V”字形的视交叉...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