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石收藏艺术 —原宜昌市花木盆景赏石协会秘书长:向世卓 (2O 14 年 8 月 8 日) 一、 导语 奇石,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天然艺术品,是无语的诗,是沉沉的画,是凝固的哲理,是无法重复的杰作。 奇石艺术,又称发现艺术。它是“道法自然的艺术,是”慧眼识珠“的艺术,也是自发、自觉的审美艺术。 奇石艺术是大自然存在的一种形式美,一旦被人们发现,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就成了世上独一无二的宝贝。它就由自然属性转化为社会属性。 中国人收藏奇石有久远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把奇石收集起来赏玩。商代人酷爱玉制品,汉代以后,这一风气更盛,从万人之上的皇帝,到普通老百姓,都有此爱好。奇石,总给人们几分神秘,其实,它们不过是大自然给人类的馈赠。 二、奇石家代表人物 孔子:“击石拊石,百兽皆舞”,他把奇石的声音和舞蹈美、音乐美联系起来了。孔子对玉石的观赏却能悟出儒家之道德,并以玉喻人,做人就要像玉一样,具有玉的品德,才能成为“君子”,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屈原:司马迁说:“屈原戴“明月”之玉,佩玉英之石。 米芾:宋代大书法家,他见到奇石,首先要鞠躬敬礼,人称“石痴”。 曹雪芹:他钟情于奇石,一部不朽的名著《石头记》就是从不朽的石头写起。 卞和:2000年前,家住襄阳市南漳县风凰村,他在荆山脚下采到了一块“落凤石”(变彩拉长石),献给楚王雕琢成“和氏壁”,创下了世界最高的“连城价值”,被 130多位帝王收藏了 1600余年,又创造了收藏时间最长的世界纪录。 近代,名人爱藏石,如周总理的雨花石,蒲松龄的灵壁石。 下图是邓小平、沈钓儒在观赏奇石: 三、宜昌奇石的形成 46亿年前诞生了地球,起初地球只是宇宙间的一团高温星云,后来由于热量的释放而逐渐冷却,便在地球表面上形成了一层色彩斑斓的石头。 宜昌奇石外地称“三峡石”。它是在5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600多座山峰上,通过地质活动、自然风化和 200多条河流的搬运才来到宜昌。三峡奇石主要是卵石、化石和玛瑙三大类。 (一)、三峡卵石。三峡上游都是连绵不断的高山峻岭和万丈悬崖。这些岩石以水成岩为主,火成岩次之。如西陵峡中的崆岭滩上的岩石,形成于28亿前。在漫长的岁月中,又有多次构造变化和岩浆活动,使得它们的面目全非。随着长江、河流的冲刷,形成了人们无法想象的“奇石”。,它主产于长江、清江,随着葛洲坝、隔河岩和三峡大坝的修建,现在许多奇石都埋藏于深水中。 (长江花岗岩卵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