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才能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㈠ 学校的发展主体不是校长,而是教师,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因此,如何打造教师团队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教师工作的内趋力就显尤为重要,这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推动学校持续发展的原动力,而这种原动力又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学校管理中的激励,激励有时比经济的刺激或许更有效。 现在我县中小学的大部分教师职业倦怠、工作积极性普遍偏低,特别是拿到中级职称后的年轻教师和中老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仅仅依靠规章管理、纪律约束、物质奖励,已难以真正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也难以实现管理目标的情况下,学校领导要在注重加强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同时,更加注重人本管理,积极探讨如何有效地运用激励手段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一、目标激励 适当的目标能够诱发人产生动机和内驱力,激励人不断上进。因此,学校管理者应引导教师参与制定集体的近期、中期、远期发展目标和个人成长规划,并明确实现目标的意义、达到目标的途径以及实现目标后的相关利益等。当教师沿着规划的路径实现既定目标, 且目标成果得到及时肯定时,就会产生满足感,感到工作有盼头,干起来有劲头。如我们学校确定中远期的办学目标是努力构建“一个布局结构合理,环境优美,既蕴涵着深厚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 又充满幸福气息的现代化新型校园”,近期目标是通过一年的努力将学校建设成我县大、小楠溪流域办学设施比较完善,在小楠溪流域有一定影响的农村示范性小学。根据学校总体目标我们分别细化确定各位行政人员和全体教师的近期奋斗目标,这样教师努力的方向就比较明确,工作也就有目标了。二、公平激励公平理论认为:人们总是要把自己的努力和所得的报酬与另一个和自己条件相近的人的努力与报酬进行比较,如果一方比值大于另一方,就会产生不公平感,这种不公平感会影响人际关系,导致员工消极怠工,不思进取。在影响教师工作积极性诸多因素中,公平感是极为重要的因素。因此,学校领导在学校管理中,一定要注意公平性的问题,要建立 岗位责任制和科学的考核评估制度,营造“赛马不相马”的竟争机制,尤其是在评先树优、奖金分配、提拔员工、培训进修等教师比较敏感的问题上,做到没有亲疏、厚薄之分,做到程序合理,过程、标准和结果都公开,实行阳光操作,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的公平感,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只有当教师感到自己付出与获得基本平衡,认为公平合理时,才会心情舒畅,努力工作,从而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