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拓思路,激发创造思维之花的点滴之见 云杏流 恩格斯说过: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便是人的思维。我国人口众多,资源有限,要摆脱贫困,挤身发达国家行列,培养创造性的人才是关键。倘若能通过教育把我国一代又一代的人的创造性潜能充分开发出来,使人人都成为创造之人,既可大大的提高我国民族的素质,又可以获得一笔取之不竭的智力资源。创造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适应社会和发展社会的必然要求。 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把信息、知识加工整理变成理想、行为、实现创造性成果的意识活动。对于教育者来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的思维潜能,是应当肩负起的重任。在语文教学中,要遵循小学生的认识规律,激发学习兴趣,开拓思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促全面素质的发展。 一、 带入情景,激情引趣 一个人,一旦有了强烈的兴趣,他就会处处多方思维,不怕困难,并且坚韧不拔地去解决当前的问题。兴趣与情感是相互相承的。在开拓学生思路中,重视情感思维的开发与启迪,引导学生以情促思,思中带情,才可达到广开思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要通过开发情感思维来开拓思路,就必须重视诱发因素的选择和运用。我们知道,不诱不发,诱导得好,就会思绪绵绵,言辞滔滔。诱因范围广泛,一书一画等等,都可以用之诱发引导,打开思路。情景教学是集成“形真、情切、意远、理蕴”的特点,教师应在教学中有目的地创设情景教学,在情景中展开联想的彩翼。语文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的特点,通过语言、实物、音乐、图画、表演、生活,把学生带入教材描写的情景中,激情引趣,启发想象,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 创设音乐情景 运用音乐情景教学,让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下,展开丰富的想象,发展思维。例如教学《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一课时,两次播放音乐渲染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真情。第一次在学习诗歌的前半节后,我说:“解放前千千万万的劳动人民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哪一个不在苦水里挣扎!下面我们来听听妈妈对孩子讲的故事。接着播放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听着那悲哀绵长的旋律,听着那如泣如诉的歌词,学生微微地低下了头,有的甚至噙着泪水。老师无须讲述,学生无须回答,在音乐声中,学生默默的体验旧中国劳动人民的苦难。第二次是在总结全文时,边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边放映邓小平南巡时的录象,让歌曲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