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脓肿护理常规一)定义肝脏受感染后,因未及时处理或不正确处理而形成脓肿。有细菌性和阿米巴性两种。(二)临床表现寒颤、高热、肝区疼痛、肝肿大,体温可高达 38〜40°C,多表现为弛张热。(三)护理诊断/护理问题1、疼痛与腹腔内感染、手术切口、引流管摩擦牵拉有关。2、体温过高与感染、手术损伤有关。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进食不足、感染引起高代谢有关。4、体液不足与高热后大汗、液体摄入不足、引流液过多有关。5、在并发症膈下脓肿、腹膜炎、感染性休克有关。(四)观察要点术前1、观察病人何时出现寒颤、高热、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2、了解病人既往健康情况,有无胆结石、骨髓炎、中耳炎等化脓性感染疾病病史。有无肝区疼痛及疼痛的性质。3、观察病人有无消瘦、乏力、贫血、黄疸、下肢浮肿等。术后1、观察患者有无高热、休克症状。2、观察病人疼痛的程度。3、观察引流管道的放置高度是否合适、是否通畅。(五)护理措施术前1、观察、记录疼痛的性质、程度、伴随症状,评估诱发因素。2、评估体温升高程度及变化规律,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变化及食欲情况,以便于及时处理。3、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食或半流食,鼓励患者多饮水或饮料。4、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湿度,定时通风。5、高热病人及时给予物理降温,无效时给予药物降温,并注意用药后反应,防止因大汗致患者虚脱。6、保持口腔、皮肤清洁,口腔干燥涂抹液体石蜡或护唇油,预防口腔、皮肤感染。术后1、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及疼痛的演变,指导患者使用松弛术、分散注意力等方法,以减轻患者对疼痛的敏感性,减少止痛药的用量。2、嘱患者卧床休息,保持舒适体位,为患者创造安全、舒适的环境,保持病室安静,以免增加烦躁情绪。3、抗生素治疗遵医嘱应用敏感抗生素,密切观察药物的疗效及毒副作用。引流管和伤口护理: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引流管来回移动所引起的疼痛;引流4、管保持通畅,患者采取半卧位以利脓液引流,每天及时更换引流袋,引流量<10ml 即可拔管,伤口敷料清洁、干燥。5、高热护理患者持续高热时应给与头部置冰袋,物理降温,鼓励病人多饮水,做好口腔护理,每日液体输入量〉2000ml.。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观察记录降温效果,必要时药物退热、镇静并给与吸氧,及时补充水电解质维持酸碱平衡。6、加强心理护理,给予精神安慰。(六)健康教育1、心理指导告知病人疾病的治疗及预后,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2、健康指导介...